抱着金融股等优质蓝筹股“睡觉”的一批价值投资者如今饱受市场人士的质疑和批评。这批价值投资者中包括了著名的私募明星李驰,也包括一些长期战胜市场的投资人。
但,关键的问题是,是市场决定投资,还是企业决定价值?时隔一年,《财道》再次采访了同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
“呼呼大睡”中的李驰还是那句“梦话”:守株待兔。
洗脑+催眠
2007年8月9日,媒体一篇题为《流动性造就高溢价》的报道说,市场人士给出大蓝筹不断上涨的理由是:市盈率不是一个问题。
在文中,富通集团亚洲首席投资官罗纳德·陈有一句经典台词:“判断A股不谈市盈率,看流动性就行了。”针对工行高达43.7倍的静态市盈率,文章的结语说,“或许,想象力比流动性更能为工行提高全球市值排名作出点贡献。”
坚信这句话的人,今天应该正在享受资产折半的滋味。
时隔3年多,市场再次对蓝筹股提出新观点。不过,这一次不是寻找上涨的理由,而是始终不涨的理由。
1月15日,有媒体刊文称:金融H股高溢价玄机的主因是人民币升值。
作者认为,金融股的H股高溢价并不意味着其A股就构成买入机会,这很可能只是一种“货币幻象”。他建议投资者“不妨把A+H类金融股的两地价差看作是人民币和港元(美元)汇率变动的先行指标,因为内地金融股经营的就是人民币”。
文章说,H股大幅度较A股溢价的真正原因在汇率方面,即“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作者最后的结论是:“一句话,金融股的H股溢价将长期存在,直到人民币升值过程结束。”
或许蓝筹股就该这么低?
但这位作者忘记了(或许是有意忽略了),在H股中溢价的还有鞍钢股份、中联重科、宁沪高速、海螺水泥等一系列的非金融股,占据H股溢价总数的一半。难道这些企业也在经营人民币?
究竟谁比谁傻?
《财道》:现在有一种观点,开始承认A股与H股的溢价合理,并将长期存在,直到人民币升值过程结束。也就是说,你之前提到过的“连通器”的原理失效了。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李驰:3年前我就曾说过,新生事物的出现,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开始拒绝,慢慢变得适应,最后习以为常,并以为应该就是那样。
我以前举例说,十几年前还没有宽带,但今天的新住宅内如果没有配备宽带上网的接入口,就等于没有电源插座,住户会觉得是反常。但或许很快有宽带接入口的住宅也会很反常,因为以后很可能全部都是无线上网方式,不需要有形的接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