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人寿保险是一个人睿智的体现
发布日期: 2012.03.18
导读:寿险是一种“坐电梯”式的反传统的保障方法,它在投保的时候,就能得到约定的保障额。一旦有意外或疾病发生时,领取的保险金会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保险费,可谓“四两拨千斤”。
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可怕的是人们不知道坏事何时会发生,损失会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犹如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剑。生、老、病、死、残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从中享受着喜悦也忍受着折磨。
生,让保险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个人日益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有合适的商业保险做后盾,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保障,无后顾之忧地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以保险来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同样是分散风险、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
老,退休的日子要活得更有尊严。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上的比例越来越大。您有没有想过,当您退休后,靠什么来生活?
靠国家?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传统的完全依赖国家、单位的养老制度正在逐渐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对职工生老病死的"大包大揽"已成为过去。
靠子女?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将来会出现大量的4-2-1家庭,夫妻两人需要赡养四位老人,抚养一个子女,负担非常大。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也为了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退休后也不能依赖子女。
《圣经》中有句话:当你拥有时,上帝会不断给予你,而当你没有时,连你最后一点也会被夺去。一个人到老年时穷困潦倒,不是因为他年轻时做错什么,而是他年轻时什么都没做。每个人都不希望饱经风霜走到人生的暮年还要忍受着生活困顿之苦。
人们已意识到真正保障自己将来生活的只能是自己。社会养老统筹也只能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所以人们在年轻时早准备早投入,年老时就可以有充足的生活保障,从而度过一个夕阳无限好的晚年。
病,巨额的医疗费往哪里报销?
现代医疗费用昂贵,小病小灾,人们还可以抵抗过去;一旦大病临头,许多人纵使债台高筑,家徒四壁,也无力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即使家道殷富,也会因一场大病,耗尽积蓄。
据《上海保险》1997年第6期登载,在对上海市民的一次社会调查中发现,医疗与养老是寿险市场的最大需求,而在这二者之间,医疗保险的比例又占主要地位,因为现在许多寿险险种中,住院医疗和意外伤害,不能单独承保,只能作为主险后面的附加险投保。于是,市民为了得到一份附加险,就顺便买了份主险。可见人们已意识到投保寿险,可以使自己病有所医,康复有望。
死,人皆有之,只是家里人怎么办?
豁达的人是不畏惧死亡的,但家人却可能陷入失去亲人的无尽痛苦和失去依靠的困窘之中。责任和爱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使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存在的源泉。人类尽其所能地照顾和报答身边所爱的人,承担起对他们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与爱的延续时我们希望亲人、朋友们永远得到照顾,并为此而产生了担心和忧虑。为家人留一笔保险金,我们就可以含笑离去了。
残,自尊的人一定不想麻烦别人。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记载,1997年中国每天发生交通意外事故845起,火灾意外事故389起,每天有541人因此伤、残。触目惊心的事故总是让人无助。意外是难以预料的,一个人遇上不测,就不再是父母的资产,而是父母的负担。将要面对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准的下降,生活费用需要别人资助,追求的梦想也随之半途而废。而这时候,保险所提供的残疾保险金作为生活费用却也许可成为不幸中的万幸,为和命运抗争却不想去麻烦别人的人们赢得自尊。
保险代表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在危险和风暴即将来临时,帮助我们尽可能地做好防备工作,抵制着因不可抗拒的风险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减少人们因遭受不幸的痛苦,在社会生活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丽促进经济的繁荣稳定。
保险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度量衡。个人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在于是否因某种良机从此享受荣华富贵,过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在于是否在较高的物质享受下安全、稳定、和睦、无忧的精神富裕。在这种需求下保险应运而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文明从此缔结。
丘吉尔说: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把保险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前苏联赫鲁晓夫则说:我对资本主义向来没有好感,但保险制度却是资本主义唯一可取的地方。人寿保险虽不能从本质上去改变一个社会,但却可使社会因有了人寿保险而变得更加美好。
新一站向您推荐
- 旅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二
- 3天低至2.9元,意外住院等多项补贴,20万意外保...
- 1周岁-69周岁;适合于境内旅游、在景区参加高风险运动人士
- 查看详情 ¥2.90 起
- 新一站“逍遥游”境内旅游保险
- 可保本市出行,每天1元
- 1周岁-85周岁;境内出游人士
- 查看详情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