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有了新突破,现在只需4周内就能被确诊。这一进展让越来越多的罕见病受到关注,不再被忽视。曾经,这一过程需要长达4年的时间,甚至在医疗保健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家庭为此苦苦奔波,却屡遭误诊之苦。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聚焦罕见病患者,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罕见病的诊疗与保障水平,推动“中国模式”的不断升级。
罕见病指的是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患者们一直面临着“确诊难、缺少药、药价高”等问题。在北京举办的大会上,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王奕鸥表示:“如果生命是一场罕见的梦,你会怎么办?最难得,是希望,是温暖。当病痛让你难以撑下去时,我们就要携手点亮生命之光。”
针对罕见病诊治这一全球性难题,我国多个部门联手社会各界,加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罕见病防治保障之路。通过构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管理、有药用、能负担”的全链条模式,努力确保不让任何一个患者“掉队”。
在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级罕见病会诊中心,每周四中午都会汇聚来自不同学科的顶尖专家,为罕见病患者提供诊疗方案。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致力于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通过多学科会诊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北京协和医院还建立了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制定了罕见病诊疗指南,打造了罕见病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模式。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不断新增罕见病治疗药品,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80余种罕见病用药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罕见病用药准入和支付机制,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共同提升罕见病医疗保障水平。
社会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中国罕见病联盟、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等组织的成立,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关注和支持。罕见病医学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助力罕见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被更多人“看见”。对于罕见病的防治,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患者们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