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和欧洲在首次降息的时间表上出现了差异。美联储内部的“鹰派”声音愈发强硬。在5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更加关注通胀风险,主席鲍威尔表示年内可能不会降息。然而,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在5月10日表示,考虑到对经济前景的评估,美联储今年不应该降息。这意味着自去年7月以来维持的利率将会保持“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欧洲各大央行却呈现出“鸽派”倾向。英国央行在5月9日的议息会议上示意,如果通胀持续低位,可能会在今年夏天降息。在此次会议中,有两名成员支持降息,分别是英国央行副行长拉姆斯登和货币政策委员丁格拉。他们认为,由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性,通胀下降可能超出央行预期。“在我们决定降息之前,需要更多证据表明通胀将维持在低位。”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我对事态发展持乐观态度。”贝利还提到,虽然6月降息的可能性未被排除,但也不在计划之中。
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已经确定在6月进行降息。根据5月10日发布的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元区通胀率有望在明年回落至2%目标水平,因此,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已经得出结论,可能在6月降息。会议纪要指出:“如果在6月会议前收到额外证据证实了3月的通胀前景,委员会将在6月会议上开始放松货币政策。”许多欧洲央行官员也对此表示一致,认为6月降息几乎已成定局。然而,市场对于欧洲央行是否会连续降息存在分歧。
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许多非美货币承压。特别是日元,由于日本央行的紧缩力度不及预期,成为亚洲货币中对美元汇率跌幅最大的货币之一。其他货币如韩元、泰铢、印尼卢比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亚太多国央行纷纷采取各种稳定外汇市场的措施,以缓解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例如,印尼央行通过购买债券、干预汇市等手段维持汇率稳定,同时呼吁企业避免大规模购买美元。日本央行也表示已做好干预汇市的准备,与美国、韩国等国就汇市波动保持沟通。
总的来看,全球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存在明显分歧,美联储“鹰派”态度强硬,英欧央行“鸽派”倾向明显。随着美元走强,非美货币面临压力,央行纷纷采取措施来稳定汇率市场。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央行的政策举措对全球经济和汇市仍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各方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