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4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市考察工作,并主持召开保险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鼓励上海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分析人士认为,高层领导释放积极的鼓励性政策的信号,意味着上海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年内将有重大突破。而这一突破,将成为促进行业保费增长的又一动因,打破目前寿险业保费增长的困境。
事实上,延税型养老保险已经经过了多年的酝酿。2007年,上海保监局就提出研究在上海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运营机制,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2011年陆家嘴论坛上,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透露,国税总局正在细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可延期纳税方案,并将在上海施行。而在年初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被保监会明确为今年重点推进的三项工作之一。
研究机构指出,虽然延税型养老保险只会在少数城市试点,对整体寿险业的影响还有限,但从长远以及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一旦试点在全国推开,将会对整体寿险业的保费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如韩国自从1994年6月针对养老金推出税收优惠之后,寿险公司资产/GDP的比例从18%提高到接近35%的水平;美国在1974年推出养老金税收优惠后,寿险公司资产/GDP的比例从20%的水平上升至目前的35%左右。因此,从各国的情况来看,税收优惠对保费增长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并且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可以使得消费者对保险的态度由现在的被动购买变为主动购买。
据安信证券分析,至2011年中期全国纳税人口约2400万,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集中在大中城市。假设上海个税纳税人200万(大约占2010年末上海市600万在岗职工的三分之一),再假设其中有一半的人参加税延项目,按照每人每年1.2万元的保险费来计算,那么这一市场的规模120亿元,相当于2011年上海寿险市场保费收入的23%。考虑到这部分增量保费是长期期缴保费,其内涵价值的贡献要高于保费收入的占比。如果个税递延政策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将打破目前寿险业的增长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截至2010年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9%。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国老年人口比例接近10%时,正是年金市场需求旺盛,政府鼓励年金大力发展的有利时机,年金保费将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财税政策的逐步宽松,延税型年金产品的实施有望夯实寿险保费中长期持续较高增长的基础。
目前,我国有5家养老险公司,分别是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和长江养老,大部分公司在业务流程、产品开发、客户资源等方面早已做好了全面准备。有媒体报道,目前保监会已与财政部就延税型养老保险达成基本共识,力争年内在沪试点。同时,各地都在积极争取试点,预计延税型养老保险向全国铺开的时间或早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