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保险渗透度驶入上升通道
来源: 和讯网 作者:毛晓梅 王文帅 | 发布日期: 2011.05.13
导读:中外资保险公司同台献技,也丰富了投保人的选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还成为H股或A股上市公司,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际上,一般通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等指标来衡量...
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保险业共为9.8亿人次提供保障金额达90多万亿元的意外风险保障,为5.2亿人次提供保障金额达12多万亿元的健康保险保障,为270多万家企业提供保障金额达23.8万亿元的责任保险保障……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是一个新兴保险市场迅速成长的缩影。
在发达国家,保险已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保险事业一度进入长达20年的停顿期。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保险业全面恢复以后,才真正步入蓬勃发展的轨道。
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实现保费收入已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640.2亿元,市场上的保险公司也由最初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家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家。中外资保险公司同台献技,也丰富了投保人的选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还成为H股或A股上市公司,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际上,一般通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等指标来衡量一国保险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保险深度从1980年的0.1%上升到了2006年的2.8%,保险密度从2001年的169元提高到了2006年的431.3元,保险对于经济社会的渗透度已驶入一个稳步上升的通道。
同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保险市场还远未饱和。如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目前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较之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平均8%至10%、年人均保费数千美元的水平,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当前,中国经济人口和社会结构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保险业正在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
新一站向您推荐

-
新一站普乐保专属医疗险
- 健告宽松,职业要求宽松,300万医疗保障,含重疾绿...
- 出生满28天-45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士
- 查看详情 ¥300.00 起

-
新一站惠享e生普惠百万医疗保险
- 1-6级职业可保,慢病人群可投,性价比高
- 16周岁-45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生活的自然人
- 查看详情 ¥160.00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