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站保险 保险学堂 保险行业 保险公司新闻 转型成为了中国众多保险企业的必然选择

转型成为了中国众多保险企业的必然选择

发布日期: 2012.05.31

导读:时代是在发展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保险公司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为了保障保险业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型成了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这样保险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2004年,随着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的股票在海外成功上市,保险业的调整转型也拉开了序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06-2007年资本市场持续走强,投连险、万能险大行其道,趸交产品也“死灰复燃”,人人都想分享资产暴增的盛宴,银行代理业务借力投连险等产品呈现出井喷的景象,结果出现了2008年逆市飞扬的壮观场面。2009年第二轮转型已经开始,并已成为我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

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跑马圈地、以快制胜的思想成了主流,抢在外资保险企业大举进入前,做大规模、布好局成了不二选择。于是,不管什么业务,只要能冲规模就做,规模大但业务价值低的银行代理业务、趸交业务、团体业务大行其道。特别是从2001年起受银行代理业务的强劲拉动,我国保险业的增速陡然提高,2002年寿险业年增长一度达到了60%。然而,此类业务对资本金的“消耗”也非常大,太平洋保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先后触到了红线和黄线。

表一 1997-2008年保费收入、增幅及寿险保费占比

年度总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寿险保费收入寿险比增寿险占比

1997 1087.96 1.46%88 601.96 55.33%

1998 1261.55 16 1.61%101.12 753.78 25.2 59.75%

1999 1444.52 14.5 1.76%114.84 885.08 17.42 61.27%

2000 1599.68 10.74 1.79%126.21 989.56 11.8 61.86%

2001 2112.28 32.04 2.2%168.98 1424.04 43.91 67.42%

2002 3054.15 44.59 2.98%237.64 2274.64 59.73 74.48%

2003 3880.4 27.05 3.33%287.44 3010.99 32.37 77.59%

2004 4318.13 11.28 3.4%332 3228.25 7.2 74.76%

2005 4927.34 14.1 2.7%379 3646 12.94 74%

2006 5641.4 14.5 2.8%431.3 4061 11.4 72%

2007 7035.76 24.7 2.85%529 5038 24.06 72%

2008 9784.10 39.06 3.25%736.74 7447.5 47.83 76%

注:1、以上数据摘自中国保险年鉴及中国保监会网站。

2、由于2005年对GDP数据的调整,使得保险深度(占GDP比重)出现下降。

3、寿险保费收入含健康险和意外险。

图一 1997-2008年全国保费收入及增长速度

2004年,第一轮转型

2004年,随着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的股票在海外成功上市,保险业的调整转型也拉开了序幕,由于资本市场对利润的重视远大于对规模的要求,迫使其由规模扩张向价值扩张转变,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调整转型,2004年寿险业的增速仅为7%,但业务价值的增长却大大高于规模的增长。在业务结构方面,寿险公司团、个、代三大业务领域中,业务价值高的个人业务受到空前的重视,业务价值低的团体业务和银行代理业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在产品结构方面,业务价值高的个人期交业务、团体短险业务、十年期银行代理业务、银行期交业务受到重视,而个人趸交业务、五年期银行代理业务、低价值的团体长险业务受到了限制。

业务结构失衡困扰寿险业

“现在的情况是:保费收得越多,越害怕。”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明哲的话,代表了多数保险公司高管层的想法。由于投资渠道狭窄,总体投资收益较低,保费收入越多压力也越大。马明哲的体会尤为深刻。“投资收益不理想,香港的资本市场很难接受。”从前几年的数字来看,平安保险的资金运用收益率排名,始终在同业中名列前茅。既或如此,2004年平安4%多一点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与美国同业1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

对寿险公司而言,趸缴产品的一次性付款安排让保险公司无需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要维持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趸缴产品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假如趸缴产品占比过大必然造成某一年度的保费收入基数膨胀;相反,期缴产品的保费收入从来都增长有限,假若下一年度突然停卖趸缴产品,会导致保费收入的急剧缩水。为了保持业绩基本稳定,需要花上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消化。

内含价值是评价保险公司和保险股的重要评估指标,而在计算内含价值时,需要估计出每一期的现金流和风险贴现率,影响内含价值估算的主要因素包括:各种费用、灵活缴费保险产品的未来保费、续保率和退保率、投资收益率等诸多指标。从目前产品保障期限和缴费期限来看,假定不同险种的年度赢利能力相同,以相同的年度保费计算,长期的期缴产品由于其业务的持续性,其内含价值要远高于短期、趸缴产品。

2005年6月,保监会主席助理兼人身险部主任陈文辉在一次会议中举例指出,某大型寿险公司,其25%的个人业务(主要指期缴产品)创造的内含价值是92%;25%的团险创造的内含价值是6%;50%的银行保险业务创造的内含价值仅仅2%。由此可见,业务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已经成了必然的选择。

结构调整带来新气象

在保监会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和改制上市等因素的推动下,人寿保险公司的效益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对产品结构、产品种类和缴费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在产品结构上,逐步延长保险期限,提高保障成分;在产品种类上,分红产品业务取得长足进步,万能保险等创新业务稳步发展,并在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缴费结构上,大力发展期缴产品,这有助于带来稳定的续期保费,增强了其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5初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保险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受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人身险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人身险业务进入了平稳增长的转型期。”当然,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放缓。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保险全行业预计账面利润超过52亿元,成为近年来盈利最好的一年。“去年全行业利润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吴定富总结说,“这是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结果。”

他分析说,从寿险来看,期缴业务增长较快,个险业务基本上是以期缴为主,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和泰康人寿等4家公司的新单期缴保费增幅比规模保费高出22个百分点,标准保费增幅比规模保费高出46.7个百分点。其次,银行保险产品逐步转型。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积极开展储蓄类银行产品,三家公司十年期银保产品增幅都超过了100%。平安人寿则主动放弃部分薄利的银行保险及团体保险市场,控制高手续费的银保产品,银保产品同比下降了43.8%。利润增长的第三个原因是,风险保障型产品发展加快,业务品质得到提高。

从2004年的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大公司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中小公司也在努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提高期交业务和风险型业务占比。目前包括民生人寿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在全力推进个人寿险的期交业务工作,力争进一步优化期交业务的所占比例。中国人寿表示将在险种结构方面重点发展高边际利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

新一站向您推荐

旅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二
旅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二 太平洋产险
3天低至2.9元,意外住院等多项补贴,20万意外保...
1周岁-69周岁;适合于境内旅游、在景区参加高风险运动人士
查看详情 ¥2.90
新一站“逍遥游”境内旅游保险
新一站“逍遥游”境内旅游保险 太平洋产险
可保本市出行,每天1元
1周岁-85周岁;境内出游人士
查看详情 ¥1.00
买保险
我的足迹
保险规划
关注我们
投诉反馈
返回顶部
关闭
vm-tel-xyz-produc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