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及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正式获批,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备受关注的“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当前扩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当前,内需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将继续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加固经济基本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扩内需有利条件不断积聚。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厚植了内需发展基础。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4万亿元,增长8.1%;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商品消费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此外,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金贤东表示:“我国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未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将继续显现,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扩内需的内生动力正进一步增强。我国有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展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
积极稳妥扩大有效投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提出年度目标,积极稳妥扩大有效投资已成各地稳增长的重头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任荣荣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便捷要素流动、改善公共服务,将在短期稳增长的同时,产生中长期增动能效应。
持续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将有助于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和动力。袁达表示,近年来,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撑了投资对稳增长关键作用的发挥。下一步,将通过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创新举措,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社会投资。
投资与消费的协同发力是扩内需的关键。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市场逐步回暖。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表示:“一些地区、行业、品种消费恢复还比较慢,保持消费平稳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金贤东指出,今年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持续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形成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互促共进机制,促进消费持续扩大。
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常态化促消费工作,以稳定市场预期、挖掘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在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形成促进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