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再度调整放宽险资投资比例与限制的十数日后,浙江杭州传来消息,钱江新城E03地块以总价逾23亿元成交,而这一“黄金商业地块”竞得人,正是去年率先拿到保险不动产投资牌照的平安人寿以及平安人寿和两家非“平安系”投资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这也是一年半前监管层放开险资投资不动产后,险企巨头最新的一笔大手笔拿地交易。险企有资金、有投资需求也再次被证实。而现在监管层进一步放宽险资投资比例与限制,也是为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稳步推进保险资金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之举。
实际上,在保监会上述通知中,最受市场瞩目的应该是对险资允许投资的无担保债券发行方式的放开,即“保险机构可以投资以簿记建档方式公开发行的已上市交易的无担保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商业银行发行的无担保可转换公司债等债券”。这也就意味着,新政为险资投资无担保债大亮“绿灯”,不仅是对险企债券投资的一大利好,而且对于整个债券市场发展来说都是利好。
长久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一直是保险资金的投资重点,并占据着保险资金运用的最大比例,也成为近年来保监会调整相关投资政策最频繁的领域。虽然早在2009年保险资金就被允许投资无担保债券,但因被设置多个投资门槛,如要求托管、公开招标发行、信用级别在AA级以上等,险资投资无担保债券基本上是“有名无实”。
总体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要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均以簿记建档方式发行,且九成以上为无担保品种。企业债、公司债除个别超AAA级外,也几乎全部采用簿记建档发行。这也造成了,一方面,险资在债市上可投资的品种寥寥,且可投资的品种由于信用利差低,期限和收益均难以满足险资配置要求和提升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无担保债券也需要更多的投资人,进一步促进活跃市场交易,提高企业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而保险机构不但管理着数以万亿元计的保险资金,还管理着投资型保险产品、企业年金等第三方产品,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一个中坚力量,目前是第三大债券持有人,也就是说,银行间市场需要保险企业这个投资主体,而保险企业也需要这个市场提供投资渠道,保险公司和债券市场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依存关系。从这一点来看,放开险资投资无担保债,保险公司今后进一步扩大在中期票据和无担保企业债上的配置比例,以利率类品种为主的保险债券投资格局将逐步开启重大转换,保险债券资产配置的收益率或将稳步提升,将进一步促进保险资产与债券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意义可谓深远。
另外,监管机构此次除了放开无担保债投资之外,对债权投资计划核准流程的简化,也将使相关保险机构大为受益。随着这几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码,保险机构发行债权投资计划的热情与日俱增。事实上,相比其他固收投资品种,债权计划的特点是收益稳定、波动性小,符合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期限长的特点,可以和保险资金的久期相匹配。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上述通知中窥见到,保险监管理念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即保险监管正在向拓宽投资渠道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方向发展。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险企资金运用能力和风险管理的不断增强、监管机构监管方式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在放开无担保债、简化债权计划核准流程之外,未来保监会还将针对不同债券品种的投资比例做出灵活的比例调整。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利好保险企业、利好债券市场。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举措也为追求投资收益的保险企业提出了较高的风险防范要求,而借问险企一声,你们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