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理财韶城“80后”成保险购买主力军

2015-08-150次浏览
小新客服
问:一名80后投资者的理财经 买保险以什么为主?求解 答:据董先生介绍,“大学时期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多,中国股市又恰巧处于"稳赚不赔"阶段。”他也跃跃欲试,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生活费在20岁那年正式开启了股民生涯。听从小道消息、别人说好就跟风购买,如此盲目投资带来的是翻倍的生活费,让他变成了同学...<br />问:对80后保险理财产品说明会 答:金融平台本身的收益比很多理财产品都好,但是风险也是相当比较高,对于新手来说建议你在一家平台投资的时候降低投资金额,然后选择多家平台共同投资,这样才会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也能获取较高的收益。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一直是国内...<br />

  如今,“4+2+1”或者“4+2+2”的家庭结构,让夹心层“80后”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普通工薪阶层。于是,他们开始关注保险,以期获得更大的保障。业内人士就此建议,“80后”群体购买保险需要更加理性,因人而异。。

  理财韶城“80后”成保险购买主力军

  保险能给家庭带来一份保障。

  先为经济支柱购买保障型产品

  不管哪个保险公司,基本都会给出同样的建议:“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的顺序应该是1.经济支柱;2.配偶;3.无经济收入的家庭成员,比如小孩,老人等。”他们的理由是:如果家庭主要的财富创造者都没有保障,那么保费、生活费等家庭开支费用都是没有保证的。

  以已经成长为家庭顶梁柱的“80后”父母为例,他们多数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在房价和物价高企时代,小夫妻又即将面临同时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甚至2个孩子的压力。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们更加需要精心规划自己的未来。

  我市一位保险专家建议,“80后”父母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应先为自己构建周全的保障,首要考虑高保障的产品,通常来说,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相对较高,可先作考虑。一般来说,保险费用的支出一般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别超过20%。

  先为经济支柱购买保障型产品

  按照业内的观点,购买保险必须先是保障型产品,如消费型(意外险、定期寿险等)和积累型(终身寿险、两全险等),然后才是医疗保险(普通医疗、大病医疗险等)、养老保险、子女教育金、投资分红型产品等等。

  上述业内人士提醒,人寿保险一般都是中长期合同,买好了就能成为终生幸福,反之影响很大。所以,市民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保险的责任覆盖范围以及免责条例,有些产品看上去保费低、保额高,但实际上是隐藏了许多附加险才有高赔付的。投保时一定要先跟理财规划师清楚地表明诉求,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要多比较产品。

  在选择购买产品时,最好是以主险+附加险种的方式为自己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比如,主险选择了大病保障,最好能附加医疗保障,比如意外伤害、意外医疗这一类,这样就能确保在意外和身体健康出现状况时,不论住院与否都能获得保障。而且作为附加险种,保费还能更便宜。

  理财韶城“80后”成保险购买主力军

  投保越早费率越低

  记者了解到,保险费费率的计算跟年龄直接相关。在购买同样的保障时,投保年龄越小,所需的费用就越少。所以,有理财规划师提醒,如果确定投保那就不要等。

  据介绍,现在很多寿险都属于长期甚至是终身保障的,一经投保就可以享受保障利益。投保的年龄越小,所享受的保障时间就越长;很多寿险均具有分红功能,分红又是以复利计算,所以越早投保就能越早享受分红收益。

  不过,采访中,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更倾向于买消费型的大病险和意外险,不喜欢积累型的。在他看来,积累型所获利润不如其他投资渠道来得快,虽然消费型不返本,但同样的保障下,消费型的保额便宜了很多。

  类似李先生一样怀着“花钱买平安”心理投保的市民并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投资渠道多样化,理财理念也比较激进,所以会选择消费型理财产品,这个考虑也是没错的。

  不过,他也表示,定期型、终身型保险产品可以返本,而且有些产品设计了分红,如果没有其他投资渠道,保险可以作为储蓄方式来考虑。(来源:泡泡网)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