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中欧第九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医改攻坚”。以下是本次论坛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蔡江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政策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廖厅,您谈的是医院和医生的问题,最近我们大家都观察到上海东方医院的张强医生,北京协和医院的于莺医生离开三甲医院到民办医院去,这种现象是不是代表了一个新的趋势和潮流的开始?您对这种趋势和潮流,您觉得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廖新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对于莺为首的一帮从大医院走出来的名医也好,体制内的人也好,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医生多点执业,为什么流动不起来呢?就是因为体制的羁绊,或者说他们没有勇气离开原来高等的依附,因为带有官本位的思维。所以医生走出来未必不是好事,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倒逼医生劳动价值的提高,医生的劳动价值是由社会承认的,不是由体制里面规定的,而是根据他的劳动贡献、知识价值、经验价值和服务。如果是从医院管理者来看,我觉得确确实实需要研究,我们体制内,比如说考职称怎么考,我们如何认识论文,如何认识奖金分配,如何认识医院里面的提成。如果说过多地去要求医生马不停蹄地服务,不关心医生的人文,这是一种可惜。所以从管理者来讲,我讲管理课,判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成功与否,一个是有没有回头客,第二个是能不能留住人才,留给大家思考。
大城市消耗掉60%以上的医疗资源
现场听众提问:我想提给廖厅长,您说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说投入不足,据我们所知,中国目前卫生投入总费用已经达到了GDP的5.7%,如果再扩大一点,这个总额已经在6%左右,也就是说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卫生投入的水平。您认为我们的卫生总费用应该达到多少才是投入足的?另外这个投入是从哪里来,是从政府、保险还是老百姓?
廖新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这个问题很早媒体就在问我多少才合适,我说至少要8%,这是给你的直接答复。我要答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资源分布不公的问题,在中国尤其非常严重,在大城市消耗了百分之多少,朱教授有数据,在我的估计里面大城市至少消费了60%以上的资源。在这些消耗的资源里面又是谁在消耗呢?大家心中非常明白,我们的前任部长已经说过了,我不在这里重新说。我们医改里面要解决的是公平的问题,医疗消费美国是17%,他是包括了健康产业,而我们现在健康产业的消费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从这里来看,我们更多注重的是疾病的治疗,当然养生现在很多人反感,我说是健康,健康素质的培养。如果说这些资源从哪里来?我认为政府归政府,市场归市场,政府要做的就是基本医疗的提供和预防经费的保证,包括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也就是医改方案里面所提出的那些,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地区完成。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谈其他的都是很难谈的。另外一个是社会资源,这是构成整个医疗消费里面,在美国是很大的一部分,在中国很难,因为还有很多人付不起这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