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想到买保险公司发行的商业养老保险来养老,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理论上商业保险确实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实际上,各类商业保险均存短板。
其实,不同商业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与储蓄功能的配比是不同的,其中未来具有养老功能的是储蓄型产品。然而越来越多的储蓄型产品正在朝专一化发展,比如很多在银行渠道销售的储蓄型保险都基本不含有额外的保障功能,保费全部用来理财。
保险养老难避通胀怪圈
尽管储蓄型保险越来越专攻于养老这一领域,但现实却并不美好,保险的养老功能还是存在疑问的,这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尤其明显。保险产品的收益能力与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感觉完全背离,差距过于明显。
王阿姨上世纪90年代购买了一款传统型的寿险产品,每年交费约3000元,共交20年,当王阿姨60岁之后,每月能拿到约700元的养老返还金直到终身。3000元的保费在当时不算小数目,每月700元的保险收入也是能够让人接受的,“但是现在700元算什么?”王阿姨对此十分无奈。
按道理,上世纪90年代保险产品的收益能力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通胀和银行利率都很高,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保单预定利率也同样很高,大多超过7%,有的产品甚至能够达到10%。从这一数据看来,当时的保险是能够很好地规避通胀风险的,然而时间证明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在老百姓对物价涨幅的感官认识上,当时的保险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更何况现在的保单预定利率不会超过2.5%。
分红险是弥补传统寿险抗通胀能力不足的升级版,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一般只有1.5%~2.0%,增额部分依靠不确定的分红来获得。遗憾的是,分红险的实际收益也很难对抗物价上涨,同时,分红还要考虑保险公司本身的营利状况而定。
当然,储蓄型保险有其独特的优势——强制性。由于退保和断供会带来经济损失,保险能够做到投保人至少能把钱攒下来的目的,这对于“月光族”这一群体的意义十分重大。
投连险万能险各存短板
很多人误以为保险产品的养老功能不够灵活,事实上投保人是有很多选择空间的。除了传统的储蓄型保险以外,万能型和投连型的产品都同样可以达到储蓄的目的,它们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都不同。不同产品的给付手段也有到期返还、分期返还和随时支取的区别,所以不同保险产品之间的差异很可能非常大。
以投连险为例,用于理财的资金是直接投资于基金产品的,这一险种本身会有多个不同风格的投资账户供投保人选择。最安全的账户往往只投资于货币基金,风险几乎没有,但收益也最低,有时甚至低于年化收益率1%;最激进的账户则投资于指数型和股票型基金,在行情好时能获得可观的收入,但风险较高,尤其在2008年A股崩盘之后,各投连险的激进账户大多遭受重创,对于养老来说,这类账户不太安全。
投连险相对于基金来说,投连险的平均收益和风险要低于基金,但为保险类产品提供了分享市场收益的可能。万能险则和投连险非常相似,但主要投资于大额协议存款和债券(投连险也有投资于债券型基金的稳健账户),比分红险更能应对利率变化,一般收益在4%~5%之间。近期万能险的整体收益水平随着降息而下降,甚至大部分万能险收益跑不过5年期存款利率。相比之下,分红险的收益是最保守的,也最容易损失利率成本。
无论以任何类型的保险来实现储蓄的目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越早越好,它们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来达到最大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