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寿险业务负增长下的适时调整

2012-02-284次浏览
小新客服
寿险的理性回归还是很有效的。但由于寿险保费规模的基数很大,目前还缺少新的业务领域,要重新踏上快车道还需要一段时间。

寿险业务出现负增长着实让一些人士为之忧心忡忡,担心寿险业发展的前景。然而,负增长并不能表明寿险开始进入颓势,相反,适时的调整有利于保险业的长远发展。

今年以来,寿险业务在各大城市中仍然没有止住负增长的趋势,第一季度,上海寿险延续2004年的负增长,同比下降8.77%,北京虽然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倍,但若除去3月份入账的中意人寿200亿元的大单,也为负增长。在广州等城市,寿险业也呈现类似不振的态势。这与2004年以前寿险保持20%、30%的高歌猛进式的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担心寿险业发展的前景。其实,单纯的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寿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于保险双方理性选择的负增长并不是一件坏事。

业务结构调整是主因

寿险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业务结构调整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从2003年下半年起,寿险大范围调整业务结构,从单纯追求规模发展转向有效益发展。这源于保险公司对于市场的反思。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寿险借助营销体制呈现跃升式发展,一度为打不开市场而苦恼的保险公司对保费规模非常看重,考核相关业务部门时,保费收入是最关键的目标,效益反而考虑得较少,从而为保险业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在规模导向下,不少保险公司不可避免地出现短视行为,产品开发往往着眼于能否扩大规模。在销售上也是以保费多少论英雄,保费成为保险公司评选优秀营销员的直接依据,导致营销员推销时强调保费数量而不是业务的质量,不少营销员在销售养老险、健康险等产品时,劝告消费者变长期缴为短期缴,增加一次性保费收入。2000年分红类保险的出台,更为快速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分红险单笔保费收入高,对于增加保费收入非常见效,保险公司纷纷推出短期缴分红产品,2003年,仅银保产品就占全国保费总收入的25%。

但这种规模增长是粗放式的,忽视了持续增长与效益。可以算一笔账,一份保额为10万元的养老险趸缴保费为11.47万元,如果分20年期缴,每年的保费为7400元。趸缴是一次性的,扩大保费规模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此后很多年就不会再贡献保费了,很有点竭泽而渔的味道。这种增长方式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趸缴给营销员的提成要高于期缴业务,再加上提取的准备金,影响了效益。而期缴则是细水长流式的,当市场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后,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作为寿险收入的另一个重头,分红险面临着低保障、分红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其虽然带来了现金流,但也让保险公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上海目前已有近30家寿险公司,对渠道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进入银行渠道费用不断增高,与此同时,由于投资渠道有限、证券市场低迷,收益不甚乐观,给分红收益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市场上热热闹闹的销售形成强烈的反差。

保险公司痛定思痛,决心改变现有的增长方式,更重要的是,有的保险公司已在海外上市,根据海外相关规则,传统期缴才是有效保费收入。保险公司开始作出调整,鼓励发展传统期缴等业务,降低分红险等占比。由于几家大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达到70--80%,当大公司着手调整结构之际,自然遏制了寿险的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寿险增长7.2%,很多地方出现了负增长。

负增长数字的背后

无独有偶,产险也在2003年下半年调整业务结构,降低占保费规模大头的车险的占比,但没有出现像寿险这样的大幅下滑。为何寿险的调整会出现""急刹车""呢?这与产、寿险的结构和调整的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产险在限制车险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了企财险等效益险种,适逢国内经济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企财险等险种的推动下,产险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寿险在调整结构时并没有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因此,出现明显后退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改变了增长方式,变趸缴为期缴,寿险即时保费收入有所减少。在寿险出现负增长的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却表现不错,上海地区的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18.08%,占了寿险市场18.97%的份额,委实让人刮目相看。基数小、新开业虽然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其与外资寿险公司一开始就强调效益不无关系,如友邦等保险公司一直很重视发展期缴业务,每年期缴保费收入很高,保证了业务发展的连续性。

然而,负增长并不能表明寿险开始进入颓势,相反,适时的调整有利于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对保险公司来说,从追求规模增长到效益增长,有利于降低运营风险。强调保障类保险的市场策略会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传统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在寿险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上海地区以养老保障为主的新增传统期缴业务却增长了8%。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