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咨询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海运进出口贸易量在全球海运贸易总量中占比已超过30%,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更是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船队,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此外,以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而言,中国的上海港位居世界榜首,多个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名列前茅。这些数据清晰展现了中国海运业的崛起势头,并且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崛起不仅仅体现在单一指标上,而是在多个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与世界其他航运大国的对比中,中国海运业的综合性优势愈发凸显。相较于希腊作为船东大国但海运贸易量有限、丹麦虽有马士基等世界领先船公司但缺乏贸易量和造船业优势、日本虽海运贸易量大但港口实力和造船业明显不及中国,中国海运业在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观察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海运市场,中国海运业正在逐步获得全面、综合的竞争优势。
然而,尽管中国海运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在全球海运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尚未完全体现出来。这一点体现在中国对全球海运定价权的影响力有限等方面。当前的中国海运业正处于不断放大综合优势、增强软实力的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海运业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首先,进一步提升国际格局,从跟随国际航运前沿议题到积极引领和创新议题。世界各大航运巨头如马士基等在绿色环保、减碳减硫等议题上积极发声、主动推动,占据着引领议题的优势,从而巩固和扩大在国际航运界的影响力。中国海运业应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国际议题讨论,逐渐由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
其次,积极参与和主动创建航运联盟。过去,马士基等航运巨头依靠参与和创建航运联盟,在全球海运市场获得了超越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形成了先发优势和护城河。中国航运企业如中远海运已加入部分航运联盟,但整体影响力仍有限。中国海运业应加强航运联盟运作经验积累,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在业界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最后,集中资源,助力代表性海运企业做大做强。中国海运企业虽已跻身世界主要船公司之列,但要超越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等海运巨头仍需不懈努力。中国可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代表性海运企业发展,充分整合港口、造船业、海运贸易量等多项优势,让综合实力通过代表性企业发挥出来,助力中国海运业在全球航运领域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