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全国两会以来,“人工智能(AI)”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今年的全国两会延续了这一热度。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人工智能,并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倡议。
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代表看来,“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人工智能+算力基础”、“人工智能+法治建设”等方向有望率先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方面,推动大模型与数字化系统的融合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数据和算力资源持续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已广泛运用于医疗保险、交通运输、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教育等领域。上海移动总经理陈力强调,要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和模式,集中资源支持基础企业,促进高端产品自主供应能力的提升,推动各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指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的关键在于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实现多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在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都有着独特的应用前景。
至于“人工智能+算力基础”,建立全国一体化算力大市场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天娱数科副总经理、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董事长贺晗认为,需要引导各方建设多层次的智算聚合服务平台,实现多地算力资源的共享和最优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有效供给。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则强调,要利用全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大市场为主线的算力互联网,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业务数据的互通。
在“人工智能+法治建设”方面,保障人类“守法”、机器“守德”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建议,借鉴《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建立“中国特色”人工智能伦理指南,明确科技伦理审查及负面清单准入等制度,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主张尽快出台《人工智能法》,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法律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则认为,在科技与隐私安全之间需要法律与监管的平衡,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相关法治建设也应跟进,促进新商业模式和创新应用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行动正在引领着新一轮发展潮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