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者一阵风、大帮哄似地买保险,已经不是第一回了。2003年非典时,京城百姓出现了排队买保险的景象;2004年“云娜”台风过后,上海、南京等地的家财险销售额比平时增长了20%至30%;前不久发生的东航空难又一次唤醒了人们的投保热情,购买航意险的乘客人数骤然上升,有的甚至一个人就要买好几份……
不过,根据以往经验,这种“热度”往往维持不了多久便黯然回落。2000年武汉“6·22”空难后,武汉天河机场的航意险承保率也一度升到了60%,但不到半年时间就跌至10%;两年后的“4·15”空难的遇难乘客中,在京购买机票的21名国内乘客无一人购买航意险;同年“5·7”空难中,103名遇难乘客只有45人购买航意险。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灾难降临才“临时抱佛脚”?为什么不在风险发生之前就“未雨绸缪”?为什么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还不足以令人警醒,让遗憾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
买保险不能“一阵风”。我们不该把投保行为等同于应急反应,或看作“亡羊补牢”的善后措施。保险意识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态度,是对自己、对亲人、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无论是航意险还是旅游险,几十元的保费其实并不算贵,一般人都能负担。在机场安检大厅,有的人能不假思索地走向航意险柜台,而另一些人则脚步匆匆、看也不看一眼地走过。一个人能不能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愿不愿意给自己和家人构筑一张保险安全网,差别也许就体现在这儿。
老百姓的保险意识一半来自生活的经验,一半来自市场的培育。大灾难使人们的风险意识有了提高,保险业也应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宣传,因势利导,帮助消费者科学评估自身对保险产品的需要程度,仔细识别保险产品的价值,鼓励人们做好个人保障计划,增加保险消费,让“一阵风”变成“长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