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2015年新问题解答:公务员如何保险理财

2015-09-110次浏览
小新客服
幸福理财、投资、钱生钱的目的是什么?收益最大化吗?我们都知道,钱只是满足需求的工具和手段,理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钱生更多的钱”,而是“用钱生合适多的钱,来追求我们的幸福”。既然“幸福”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幸福”的标准从时间、金额上做具体的量化,确保在需要时手头正好有充裕的资金。

新年新气象,提前给咱们的公务员拜年了,想想咱们2015年公务员如何保险理财?2015公务员保险理财指南,2015公务员钱生钱的目的是什么?2015公务员想收益最大化吗?
  
从理财的角度看:公务员收入稳定、保障全面,但也正因如此,针对公务员群体的理财方式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极其保守,坚持“零风险”观念,只把资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对基金、股票敬而远之;另一种是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走高风险、高回报路线,将家庭资产绝大部分置于股市之中。
  
一个终极目标:幸福理财、投资、钱生钱的目的是什么?收益最大化吗?我们都知道,钱只是满足需求的工具和手段,理财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钱生更多的钱”,而是“用钱生合适多的钱,来追求我们的幸福”。既然“幸福”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幸福”的标准从时间、金额上做具体的量化,确保在需要时手头正好有充裕的资金。
  
比如三年后改善住房条件,十年后送孩子出国,十五年后为孩子购置婚房,退休后安排长途旅游等等。理财目标细化之后你会发现,生活的压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不确定结果的恐惧。通过理财有效预见并规划收入与支出、提升生活水平,才不会让财务问题阻碍你过上更高层次的生活,也不必承担没必要的风险。
  
两个问题:知己,知彼理财不是拍脑袋的事,在做理财之前,请大家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对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是否充分了解?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理财,很大程度上是在具体保险理财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的“家庭具体情况”和“各种理财产品”之间的匹配。这种匹配,需要对自己家庭的生命周期、职业特征、收支特征、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习惯等有所了解,同时对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有基本了解,合理选择投资工具,科学搭配组合,以求得投资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结合。实际上,不少家庭并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就“随大流”购买各种理财产品。最后带来的往往是“不匹配”,而这种“不匹配”容易导致对收益的贪婪、对风险的恐惧。
 
2.我对产品了解吗?这点更容易理解,即是“知己知彼”中的“彼”,很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我所接触到的投资者更多的是跟风买产品,这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投资损失。大部分客户很难做到对市场上所有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情况都了如指掌,不必担心,您需要的只是专业理财师的协助。
 
三种习惯:分散风险、熟悉领域、长期投资有了目标、也做到知己知彼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理财当成一种习惯。
 
习惯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国际公认的“股神”巴菲特,有信心重仓持有少量股票。而我们普通投资者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听从理财专家的意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明智之举。
 
习惯二:做熟悉的行业。
 
巴菲特有一个习惯,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其所了解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陌生的高科技股。2000 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反倒成为最大的赢家。所以自己在没有把握前,把钱放在熟悉的领域中倒比盲目投资安全些。
 
习惯三:坚持长期投资。
 
在一次投资理财交流会上,我曾问过这样的问题:一张白纸来回对折 50次会有多高?有人说10层楼高,有人说1000 米,大家都觉得很夸张,但正确的答案却比这更不可思议: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其实就是持续投资、享受复利魔力的典型例子。投资理财并非富人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微不足道的积累亦有“聚沙成塔”的功效,运用得当就是一个“翻身”的契机!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其效果就自然惊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对理财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认识,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坚持的习惯。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