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2016年度保险投资利润率下滑 寿险转型迫在眉睫

2017-12-070次浏览
小新客服
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富德生命人寿、中融人寿等为代表的上市或非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却呈现出下滑态势。万能险、投连险等中短期存续业务占比不断压缩,业务调整进程加快,再加之持续的低利率环境,我国寿险业无疑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之后的艰难转型。回顾2016年寿险业的发展路径与得失,不管背后具体原因为何,其回归保障、转型再创新发展的态势已起。

 

新一站保险网06月08日讯,2016年的寿险行业数据与一年前市场的普遍预期基本保持了一致:一方面,行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442.22亿元,同比增长31.72%;但另一方面,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富德生命人寿、中融人寿等为代表的上市或非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却呈现出下滑态势。

在倡导保险回归保障的现实语境下,万能险、投连险等中短期存续业务占比不断压缩,业务调整进程加快,再加之持续的低利率环境,我国寿险业无疑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之后的艰难转型。

回顾2016年寿险业的发展路径与得失,不管背后具体原因为何,其回归保障、转型再创新发展的态势已起。

盈利能力减弱

梳理6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2016年信息披露发现,47家公司盈利,22家公司亏损。净利润排名前五的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安邦人寿、泰康人寿、前海人寿、和谐健康、阳光人寿,净利润分别为151.15亿元、84.00亿元、40.99亿元、22.52亿元、18.99亿元,其中,前海人寿同比增长32.31%,和谐健康同比增长1452.10%,阳光人寿同比增长55.53%,而安邦人寿、泰康人寿净利润则同比减少20%左右,再加之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净利润分别下降44.88%、31.99%和42.54%,2016年,人身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不太乐观。

此外,净利润排名后五的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富德生命人寿、中融人寿、长城人寿、信泰人寿、恒大人寿,净利润分别为-37.76亿元、-13.87亿元、-5.19亿元、-4.88亿元、-4.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85%、-721.97%、-388.33%、-362.37%、-26.35%。

对此,上市险企方面,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等均表示,投资收益率下降是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非上市险企如华泰人寿亦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此。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为5.66%,较2015年的7.56%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保险业2016年实现投资收益7071.13亿元,同比减少732.5亿元,降幅9.39%。其中,仅股票和证券投资基新一站资收益就较2015年下降了约2300亿元。

对于投资收益的下滑,此前,保监会统计信息部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低利率环境导致固定收益率产品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股票和证券投资基新一站资收益下降,导致行业整体收益出现一定下降。

不过,从各非上市寿险公司的情况来看,投资收益下滑却并非导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对比亏损额排名前10位的非上市寿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速来看,10家中仅有3家投资收益出现负增长,有7家投资收益出现正增长,其中个别公司增长幅度甚至超过90%。

在某保险公司高管看来,除股市波动导致盈利能力及资本情况受市场影响明显之外,中短存续期产品需要负担较高的渠道手续费用、退保增加导致后端成本增加以及中小保险公司谋求转型,需要在渠道、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也是部分寿险公司净利润下滑不可回避的因素。

面临流动性风险

统计6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信息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退保金达2129.38亿元,同比增长63.22%,其中31家公司退保金下降,38家公司退保金增长。如将上市险企计算在内,则行业退保金在2016年已逾4000亿元。

具体来看,退保金增长排名前五的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安邦人寿、富德生命人寿、泰康集团、中邮人寿、天安人寿,分别达到299.82亿元、234.91亿元、197.07亿元、195.85亿元、163.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8.21%、214.22%、58.71%、3.97%、576.00%,其中安邦人寿与富德生命人寿两家公司就占据了全行业的1/8左右。而如将上市险企计算在内,从退保金额来看,排名前五的寿险公司则分别是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安邦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不过,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与上述几家非上市险企不同,其呈现出的是退保金同比下降的态势,2016年分别下降30.7%、19.43%。

对此,中国人寿在年报中表示,退保金同比下降是由于业务结构改善。而某保险公司精算师也表示,退保金的高低多寡主要取决于业务结构,一般重疾险、定期寿险、年金险等退保金相对较少,而两全险、分红险以及万能账户等容易设计为中短存续期的产品,退保金则相对较高。

实际上,在行业倡导“保险姓保”的大背景下,2016年下半年起,人身险业的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持续推进,普通寿险和健康险均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万能险业务大幅收缩,行业正逐渐向保障型业务回归,比如,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人身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的增幅已由2016年的53.86%降至今年一季度的-61.79%。

对此,某保险公司高管表示,在“保险姓保”的要求下,人身险公司都在积极转型,但由于部分激进公司近年来高度依赖中短存续期业务,短时间内业务结构大幅调整可能加剧现金流风险。同时,部分银保渠道与趸领业务占比高、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高、资产配置激进以及声誉风险高发的公司容易出现现金流风险。不过,数据显示,当前,人身险业现金流压力虽已开始显现,但整体尚充裕。

整体来看,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寿险业在监管部门密集出台结构调整系列政策后,保障型业务快速增长,投资型业务大幅调整,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监管效果显现。但毋庸讳言,短期内人身险行业现金流风险虽整体可控,但行业满期给付和退保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银保渠道与趸领业务占比高、资产配置激进的公司也易出现现金流风险,在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时,新业务可能萎缩,若资产端投资期限存在错配情况,则可能面临资产变现需求。对此,业内专家建议,各公司应不断加强战略管理和压力测试,积极主动地调整业务结构,平稳回归保障本源。(关注手机新一站保险,更多热门保险资讯随时看)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