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队伍扩大到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获批,再到综合保税区酝酿扩区,再到鼓励外商投资目录明确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内陆开放发展的信号不断释放。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酝酿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以促进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开放平台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经验在这些地区广泛推广并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专家指出,这些举措是我国实施更大范围全面开放、优化开放空间格局的重要部署,随着后发优势的释放,内陆地区将迎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4月28日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推动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达28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额的13.4%。自贸试验区经过六年半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东西相向、南北互补的区域布局,有效带动了内陆地区的开放发展。例如,河南自贸试验区在设立三年内,致力于构建开放通道,完善开放平台,深化改革创新,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已初步建立起联通内外的枢纽经济。陕西自贸试验区也成为内陆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陕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表示,2019年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91家,实际利用外资达10.3亿美元,占全省的70%;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47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71%。
未来,河南、陕西等内陆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协同联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开放经验在周边地区推广,带动其他内陆地区的开放发展,促进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增长。除自贸试验区外,内陆地区还将迎来更多开放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国务院近日决定,再设立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之已有的59个综试区,全国105个试验区将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4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旨在挖掘区域合作潜力,推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加快构建全域统筹、内外并举、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省份双向高水平开放的新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内陆开放试验区是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延伸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他指出,一些中西部省份已逐步探索出适合内陆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具备了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继续扩大推广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条件也逐渐成熟。未来,预计更多地区将申办并获批设立相关试验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内陆地区的双向高水平开放。
另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也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商务部在年初提出,将在第三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三批示范区培育工作,促进中东西部平衡发展。海关总署明确,综合保税区将扩大范围,新设综保区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产业发展方面也传来利好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尽快发布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强调重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让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透露,外商投资中西部鼓励目录内的领域,不仅能享受全国版目录的优惠政策,还可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在外资领域的同时,外贸领域也将成为内陆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商务部表示,将加快支持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庞超然认为,我国在保持东部持续发展的同时,加速推进内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是实施更大范围全面开放、优化开放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培育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点。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表示,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开放是我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贯彻全面开放战略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外贸的严重影响,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内陆开放试验区等平台,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拓展开发,有利于优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深度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