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节约用水条例》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节约用水条例》的相关情况。
水资源是我国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然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城市缺水问题严重。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约用水条例》的出台是根本出路。根据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的介绍,近年来,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通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等举措,持续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的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23年,单位GDP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了41.7%和55.1%,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重点行动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政策保障不断增强。在城市节水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全国已建成了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同时在再生水利用方面也取得成效。而在农业领域,水利部门也在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节约用水条例》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采取了有力的举措。《节约用水条例》共6章52条,明确了节水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强调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等节水机制。水利部门将全面履行节水管理职责,确保《节约用水条例》的贯彻实施。同时,还将加强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社会节水、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方面,《节约用水条例》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例如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体系、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节水项目等举措,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在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职责。
总体来看,《节约用水条例》立足基本水情,力求全面系统持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内生动力,促进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最终,全社会将以更高的节约用水意识和更严格的法律责任,共同实施《节约用水条例》,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