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屋养老金制度备受瞩目,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据住建部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中国城镇超过30年的房屋建筑占比接近20%,预计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
在这一背景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房子像人一样也会‘变老’,老了也会‘生病’,这就需要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屋体检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22个城市正在试点相关制度。作为存量房时代的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市已开始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维修、保险提供资金支持。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认为,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完善房屋安全治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旨在解决现有房屋安全治理体制的短板。
虞晓芬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房屋安全而建立的重要保障措施。“尽管购房者按建安成本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发挥作用,但已难以满足城市房屋安全维护和老旧小区更新需要。”为此,建立公共账户成为解决之道。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试点的关键在于政府建立公共账户,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归集等方式筹集资金。”
尹飞指出,建立公共账户的目的在于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确保房屋的安全性,维护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