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合作,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具体来说,该意见鼓励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强化贸易畅通与资金融通联动,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丝路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拓宽“一带一路”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指导意见。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意见要求推动保险机构完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服务,积极拓展再保险业务,探索有效联保机制。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不仅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风险屏障,更是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持。今年5月,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发布了《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中信保公司营业机构更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更大力度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强国建设。
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信保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和投资达587.1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专员冯鹏程表示,未来中信保将继续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和投资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核心政策性业务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在加强风险防范、维护海外利益方面,及时发布国别风险研究成果和风险预警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引导丝路基金等按市场化原则扩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融资规模。盈科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曹形龙指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多为新兴市场国家,对中长期先导性投资需求迫切。为满足“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需要多元化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投融资体系更加国际化。丝路基金已与多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致力于探讨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机会和能力建设。截至今年3月底,丝路基金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40亿美元,投资项目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近发布的意见还提出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联合融资、银团贷款、风险分担等方式开展国际业务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再创新高,国内信用证结算总量也明显提升。报告建议商业银行持续提升贸易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着力化解贸易金融风险隐患,同时提升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级贸易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曹形龙表示,面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我国亟需构建专业、全流程、境内外贯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