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近日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十余年的历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背后,数字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轴线提供了高精度、三维立体的空间数据底板,成为全球首次数字化技术全过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案例。
确定北京中轴线的精确走向成为申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此过程中,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广泛开展了方位的测定工作。通过选取中轴线上未被移动的现存建筑,精确测绘其坐标,并通过数字技术解算最优直线,最终确定了北京中轴线的准确走向。令人意外的是,测绘结果显示,北京中轴线的朝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对正北,而是略有偏移,这种精准的测绘为中轴线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除了方位的测定,数字技术还助力了中轴线古建筑遗址的考古工作。以天桥遗址为例,北京市测绘院的专家团队通过广泛查阅档案资料和历史地形图,成功定位了消失近90年的天桥原址,为中轴线的申遗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此外,北京市测绘院还推出了实景三维中轴线,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贴近摄影测量等新技术,精细记录了中轴线的历史变迁,为中轴线的精细治理和科学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持。倪锋院长表示,数字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服务中轴线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营构的肯定。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为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中轴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愿这项工作能够为更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