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明
上一次逛书店是什么时候?相信很多人面对此问,都会略显迷茫。在网络上随手可以购书的时代,闲逛书店似乎效率不高。不过,线下书店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另一种不同与网络购书的体验。
近日路过西单图书大厦时,顺路转进书店转悠一番。迎门摆放的,无外乎是《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畅销书籍,或者一些具备热点效应的作家的作品,或者是成功学、冥想、极简主义一类的图书。架上摆放的样书,也被翻阅得近乎破旧。
一层深入行走,看到带有金融、银行、外汇、货币等标签的图书专架上,密集地摆放了各式各样的著作。令人意外的是,一列带有保险标签的书架也郝然入目。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逛书店的缘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保险类图书能够作为一个细分的门类,占据书店的一个专门书架。这让多年从事保险新闻工作的我感到一种欣喜。
这个小小的细节,比起波澜壮阔的保险行业发展来,也许只是浪花一朵,比起图书行业的汗牛充栋来,也许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过,仔细想想【2016年社保局退休名单】,也能品味出一些深层的意义。
可以看到,随着近些年来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文化建设也快步跟上,这集中体现之一,就是保险图书的春笋般涌现。笔者看到,在书架上,细节看保险:书架,也有保险原理、保险精算等理论性著作;既有案例分析等实务性图书,也有保险随笔等通俗化作品。可谓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就图书的品类来说,已经是较为丰富,初具规模。
更多的作者,也将写作的笔触向保险业延伸,或者说,保险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用专著来传播观念的意识正在觉醒。在书架上的图书作者中,有的是监管者,有的是保险公司人员,有的是高校教授,有的是保险类媒体从业者。一位出版社编辑在交流中提到,这些年的保险图书出版的确越来越多,为此,该出版社还专门成立了保险编辑组。和笔者交往较密的一位监管人士,是一位在理论和实务等方面撰稿高产之人,非常注重用图书来梳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位大学的保险教授,近期也正在赶制一部保险专著。专业人士为保险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可窥一斑。
美中不足的是,现在来看,书架上的书籍,大多是针对保险从业者而作。在此立意之下,无论是图书的定位,还是内容的策划,都专业性十足,通俗化不够。针对保险消费者、普通大众的书籍,少之又少,十分罕见。倘若一个消费者到书架前,想找一本系统了解保险的实用书籍,怕是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