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入 WTO,国内保险业将承受着更大范围、更强大的竞争
(1)保险产品数量、 质量上的竞争。
我国保险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偏低, 长期以来, 险种贫乏, 设计不合理。1997 年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两年内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引起市民购买保险的热潮, 从侧面反映出中资保险公司险种设计的不合理,而外资公司由于其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市场化, 结果并未因降息而调整保单价格或停售某种保单, 中外保险业在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不言而喻。
(2)保险上的竞争。
保险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保险产品的竞争, 但也体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的前期和售后服务上。在国外从事的保险市场中, 各保险公司通过向保户提供全方位保险来相互竞争。该公司已经从传统的保险经济补偿和给付转为向保护提供与保险有关的边缘服务, 如香港某保险公司的家居财物(旅游、 医疗、 个人意外)保险计划保单可以提供海外电话医疗咨询。上门开锁、 修理水管、 安装及修理家居电器等服务,而国内保险公司在保险上的竞争则逊色得多。
(3)保险资金运用上的竞争。
如前所述,国外保险公司一般都是资金运用的成功投资者, 现代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是: 其经营的稳定不仅依赖于保险基金的大量积累,更依从于保险投资。
一般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率高达 85% , 投资角度广泛, 可投资于股票、 债券、 房地产甚至期货、 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而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保险机构也可投资于股权。外汇委托放款、 企业债券等内资保险公司不被允许的项目,拥有了 “超国民待遇” 、 由于外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内容已列入我国加入 WTO 谈判时对外提交服务贸易减让表, 不太可能做出较大的限制性调整。相比之下, 中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水平。运用范围、 应用效益就元法与之相提并论, 我国保险资金利用率只有10% ,现金及银行存款占资产比例超过 40% , 尤其在近几年, 保险公司资金几乎全转化成为银行存款一种形式,其资金增值、 保值的能力可见一斑。
入世与保险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