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企业高管频繁变更

2013-04-252次浏览
小新客服
2013年以来,保险业高管变动依旧频繁。如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耀、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波、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滕铁骑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保监会批复公布的最后一项保险高管任命,是1527号任职审核通知。考虑到此前任职审核通知中,存在同一个任职批示中同时批准数人任职资格的情况,同时排除同一人重复任职的可能,2012年全年中国保监会层面批准任职的保险高管约在千余人左右。

对于如此频繁的管理层变动,了解到,保险业的新进入者、险企自身组织机构调整及薪酬或是背后的原因。

行业新进入者带动

了解到,人事大变动的背后,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保险行业新进入者无疑被认为是带动保险公司高管加速变动的重要原因。

一位保险公司总裁在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曾表示:“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需要董事长、总裁2人、副总经理层面高管7~10人、部门负责人15~25人,加上董事、独立董事,仅总公司层面,一家新的保险公司就需要高管四、五十人。考虑到二、三、四级机构开设的情况,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共需要百余人的高管团队。”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共有9家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先后开业,新公司的开业带来了董事长、总裁、副总裁,财务、投资、合规、精算等部门及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陆续走马上任。

考察其高管来源,除了从其他保险公司“跳槽”的外,股东方派驻、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基金、资管等行业高管“填补”,也成为新的险企高管来源。

此外,主管机构如保监会、保监局等机构管理人员“下海”也成为部分保险公司高管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国有大型险企方面,原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出任中国人寿董事长,系主管机构“下海”;原交通银行副行长王滨调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系其他金融机构“填补”。

组织架构变革带动

另外,保险公司组织架构变革也是带动高管职位变化的一个影响因素。

以大地保险为例,其原任总裁蒋明转任其他保险公司之后,一度带来了一波大地保险的人事变动。如原总经理助理兼运营中心总经理刘雄离开大地保险,原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等诸多职位负责人士均发生变动。

在一些股东结构发生变动的保险公司中,这一高管变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如北大方正人寿完成股权变动之后,带动了一波高管人事变动,包括新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监事等在内的数十个高管岗位任职人员发生变化。

同时,一些被大型银行收编的中小保险公司,其高管任职也出现变化。以工银安盛人寿为例,工行入主之后,即带动了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数十位高管变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保险高管较为丰厚的薪酬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德勤此前发布的《2011~2012中国企业高管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从2011年A股全行业最高高管薪酬情况来看,各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其中,金融保险业最高高管薪酬均值为354.5万元,远高于A股全行业均值72.2万元。

外资险企本土化

会说流利的中文,此前似乎并不是一个在华外资保险高管必备的技能。不过,随着外资公司在华经营时间的积累,本土化交流能力强、渠道开拓能力出众的保险高管候选人逐渐得到外资保险雇主的青睐。

刚刚过去的2012年,换帅的外资保险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中宏人寿、中德安联人寿、美亚保险、丘博保险、太阳联合保险(中国)等公司。其中,太阳联合保险(中国)在年内二度更换董事长。

一位企业管理公司顾问表示,此前外资保险公司外派高管,是基于他们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管理知识,还能与外方股东顺利沟通。现在,外资险企雇主们认为,高管们若能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同时与合作伙伴保持良好沟通,对于提升公司业绩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无疑本土人士更有优势。

某外资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我们的发展,主体上要靠本土培养的管理人员。对我们总公司、包括亚太区的高管来讲,都有一个责任,就是想办法发掘、培养本土人才。并把我们从国外积累的一些先进的保险经营的方式方法,透过相关机制把本土人才培养到位。”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