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初,只有企业完成了养老保险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从而形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退休前收入基本相当的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差距可能是两倍以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原先以劳务派遣形式在一家媒体工作了四年的程汶,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业绩获得领导的认可,在去年年底办结了所有繁琐的手续,成为“老东家”的“新员工”;身份自然也就由过去的“企业编制”转变为“事业编制”。可还没高兴太久,一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消息很快就又让他心事重重。
与在职人员休戚相关的退休方案
距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宣布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有两周时间;但在被确定为首批五个试点省市之一的上海,大多数事业单位员工仍不清楚这个将与他们未来休戚相关的方案的具体内容。
在疑惑中等待,在不安中期盼,成为“程汶们”最主流的心态。
“当初瞄准事业编制这个目标拼命,就是看准了它比企业编制更稳定、福利好这些优势,可按照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要和企业看齐,真是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程汶不无沮丧地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有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退休后收入的巨大差距,是事业单位员工对养老保险改革忧心忡忡的最主要原因。程汶的姑父母分别在国企和事业单位退休,结果他的姑父虽然两次提高了退休工资,但目前每月也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而姑母虽然工作年限和职称都不如姑父,但因为从事业单位退休的缘故,每个月反而可以拿到3000多元。
“剪刀差”拉大事业企业退休职工收入
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造成了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收入“剪刀差”。一位原政府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都是统一的,全都按工龄长短和在职时的工资高低为主要计算标准。
1993年我国引入养老保险制度,为了顾及1993年以前已退休(即“老人”)和已参加工作的职工(即“中人”)利益,当时明确表示改革要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补齐”的原则,不区分机关、事业和企业工作人员。
但由于改革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只有企业完成了养老保险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从而形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
目前上海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结构包括基本养老金和各项补贴福利。基本养老金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为基数,然后根据工龄乘以一个系数,如35年以上工龄的以90%计算,15到20年工龄的以70%计算,这个基数主要由级别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医疗津贴、生活津贴、上海地方政府岗位津贴等组成。由于不少事业单位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固定工资外,自行确定比较灵活的津贴工资,这些工资外收入千差万别,而且很不透明;但总体而言,目前上海大部分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与在职收入之比)都可以达到90%。
企业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目前上海的企业退休职工都属于“中人”,其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这个办法计算,目前不少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都只有30%。也就是说,退休前收入基本相当的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差距可能是两倍以上。
规避“先改革先吃亏” 推进收入“稳中有升”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更加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对于因改革可能使事业单位员工损失的那部分养老金,计划通过增加“职业年金”缴付比例等方式加以弥补,因此对于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较长年限的员工实质性影响不大,但对于新进员工和一些计划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则可能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新办法。
对于即将到来的改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员工在心理上都已有所准备,关键原因在于“大锅饭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同。不过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上,他们更期待透明稳定的推进,一是涉及这么多人切实利益的改革方案一定要透明公开,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不同单位的改革方案要兼顾公平;二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努力避免出现“先改革者吃亏”的局面。
上海一家国企人力资源部总监对记者说,通过改革去除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福利性”很有必要,但同时也要和企业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结合起来。目前企业个人和单位所缴纳养老保险中只有少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其余都是社会统筹,结果造成企业退休养老金无论退休前缴纳多少,退休以后差别并不大。希望以此次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契机,能够使企业养老金能够“稳中有升”,同时推进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从而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谐。(记者 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