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的21个配套政策预计将在本月陆续问世,其中最引人瞩目也是最为关键的政策很有可能与医保政策相关。昨天,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召开的2009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相关专家透露了未来3年医保有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
医保经办能力严重不足
3年完成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全民医保建设,实在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未来的基本医保制度建设需要啃硬骨头、打硬仗。”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直言,我国医保的经办能力正面临极大的挑战。
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城镇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将达到3.9亿人,也就是说,一年要完成新增1亿人的扩大任务,并承担近4亿人的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到2011年,城镇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对象更将增加到5.4亿人。
而目前,全国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人员不超过3.4万人,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将达到1∶10000,远远超过“国际水平”,也超过国内类似机构的工作量。
“小马拉大车。”王东进用这样的比喻,描述了经办能力不堪重负的现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李忠甚至忧心忡忡地说:“我们不要在‘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后,又出现第三个‘报销难’的问题。”
除了数量上不足,我国医保制度的建设也极为复杂,很多并无先例可循,相当一部分经办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在一些地区,政府将大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保或者新农合的部分经办业务委托给商业保险机构承办。但王东进指出,这种委托缺乏专门的绩效评估。
他认为,如果真的需要通过商业保险补充国家医保的经办能力,必须对委托的合法性、商业保险机构的资质许可等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调研论证,而不能一蹴而就。
经济差异影响异地结算
如果没有完整的信息网络,中国医保实际上很难做到合理转移接续、异地结算。李忠表示,异地结算并没有写入医改的征求意见稿中,但老百姓的反映实在太大了,才做了相关补充。
据了解,中国现在有2620个医保统筹地区,相当分散,而且统筹的层次均在县级,这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个城市范围内有很多县是各自统筹的,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到市里去看病,他就自然变成了异地就医。
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省份之间,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的居民医疗消费水平都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客观上影响了医保信息的对接。
当前,只有福建、江苏等少数地区实现或基本具备实现省内统筹地区异地就医和就地结算的能力。李忠说:“省际之间的异地就医和就地结算问题,就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医疗保险是三分政策,七分管理,成败与否看管理,如果管理跟不上、人力跟不上、网络跟不上,任务是很难完成的。”王东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