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工伤康复”的规定略显不足

2012-05-201次浏览
小新客服
工伤事故后,农民工往往会面临身体精神经济上的三重困境,因此,工伤康复是迫切需要的。要对其进行医疗康复,并且关键要解决在结业问题。当然那对工伤的农民工进行工伤后的就只康复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最后,我国的工伤康复问题上的监督管理和制度体系完善方面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

2011年1月1日,新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修改后的条例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工伤,同时对工亡补助金“同命同价”。

此前,2010年12月29日,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工伤农民工康复和再就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王芳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为什么要作这样一个调查?

王芳: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年均办理援助案1000余件,其中,工伤案件约占30%至40%。我们发现,工伤致残的农民工拿到工伤补偿款后,其后续的康复和再就业依然困难重重。

如我们援助的小邓,在劳动中被切掉了7个手指,仅余两手拇指和一个手的中指,两年过去,他申请的工伤补偿费用即将拿到,但是,他两手功能基本都已丧失,生活不能自理。而如果他在致残后及时得到康复训练,其中一只手能保留50%的功能。为深入了解工伤康复,今年下半年,我们对北京、石家庄、重庆等8个援助站点的73名负工伤农民工(其中男性69人)展开了康复和再就业问卷调查。

伤残后,农民工会面临哪些困境?他们是否有工伤康复的迫切需求?

王芳:主要是面临再就业难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伤残后依然不愿意返乡,因为有的人回乡已经无地可种,且很难找到工作,而留在城市就业机会多些。但是,致残农民工再就业形势严峻,再就业率不到60%。

调查还显示,致残农民工大多为青壮年,在拿到十几万元工伤补偿款后,也没办法恢复以前的劳动状态,对家庭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大多有工伤康复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71%的工伤农民工属于7级至10级的轻、中度伤残,具备康复的条件。

报告所说的“工伤康复”包括哪些方面?工伤保险没有这方面的保障吗?城镇职工医保能否支付部分费用?

王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工伤康复包含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其中,医疗康复是基础。我们国家现在仅有医疗康复,且刚起步。

工伤康复费用属于工伤保险范畴,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不能通过城镇职工医保报销。现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大部分工人能得到工伤救治,但是,大多得不到救治后的康复训练。据了解,我国的工伤保险基金中有单列的工伤康复费用,但是却“花不出去”,因为每年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工伤人员申请。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工伤职工超过1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工伤康复重返社会。

新生效的《工伤保险条例》已规定“工伤康复”,且2008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工伤康复诊疗规范(试行)》和《工伤康复服务项目(试行)》,是否已大大缓解了工伤康复的难题?

王芳:《工伤保险条例》把“康复性治疗”改为“工伤康复”更准确了,但是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两个规范对适用病种、住院标准、康复规范和出院标准等作出规定,是非常有益于缓解康复阶段难题的,但问题是,大部分工伤职工都不能进入康复阶段,农民工就更加困难。

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工伤康复需要申请,而大多工伤职工不了解工伤康复,也不主动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伤康复机构也寥寥无几,截至2010年底,全国经劳动部门认证的工伤康复机构仅30多家(2010年增加十余家)。

伤残农民工康复,是否比一般的城镇职工面临更多困难?

王芳:不错。新生效的《工伤保险条例》已明确,工伤康复费用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没给农民工上工伤保险,康复费用只能由用人单位承担,但主动支付康复费用的单位非常少,因而伤残农民工要想康复,只能自己先垫付费用,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过程比较长,往往需要2至3年,而如果增加康复程序,那么就要增加半年至一年。

再有,康复之后有可能伤残等级变轻了,两级之间相差的补偿数额,也导致部分农民工宁可放弃康复转而要较高的工伤补偿。

破解工伤康复难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芳:建议工伤保险主管部门,在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认定时,就主动告知其可申请工伤康复。在《工伤保险条例》(如其近期很难再修订,也可以在省一级的工伤保险规定中)明确规定,对工伤职工实行“先康复、后补偿”的基本原则,并将“工伤康复”单列一章,对工伤康复的适用范围、对象、待遇以及经费支持、监督管理等给予明确规定。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