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AI写诗:潜力与限制 未来何去?

2024-01-02421次浏览
小新客服
诗歌是人工智能(AI)写作最早涉足的领域之一,而AI写诗引发了是否会取代诗人的争论。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诗歌是人工智能(AI)写作最早涉足的领域之一,而AI写诗引发了是否会取代诗人的争论。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关于AI写诗的讨论似乎有所减少。那么,AI写诗还有未来吗?在技术不断精进的背景下,AI写诗将是惊艳归来还是黯然离场?本文将从最新的AI技术发展阶段出发,重新审视和讨论AI写诗,或许这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写作的潜力和限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诗歌的实例。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自动诗词创作系统相继问世。这些“自动写诗机”引起了诗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观点认为,自动写诗程序生成的文本并非真正的诗歌,而更像是用户设置情境“模板”和“关键词”后,参与了一场预设的读写互动游戏。这些文本大多是在模仿特定的诗意氛围,更像是奢谈情感模式和艺术形式的模仿,因此更多地被归类为网络文化现象而非诗歌创作。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完善和版本更新的加速,尤其是与大数据系统的结合,基于智能创作平台生成的“虚拟作者”大量涌现,诗文本的数量和质量也呈双线上升趋势。例如,机器人“小冰”和“小封”相继推出了诗集,加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在词句分析能力方面的进步,展现出工具理性与自动化技术结合所产生的力量。一些诗文本在意义结构的构建和艺术美感的生成方面,被许多读者认为达到了高阶的诗意水准。然而,人们开始反思文学媒介化和产业化生产带来的问题,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是:机器写的诗是否具备诗的自足性,仿诗或类诗是否算作“诗”?

人工智能写作虽然有许多进步,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经过数据喂养培育的文本,大多缺乏“诗性”特征。尽管程序设计者试图将人工智能诗歌的“意境”转变为“情境”,但在处理隐喻、双关等修辞技巧以及叙述性、戏剧性元素时,表现仍不尽人意。另外,人工智能写作往往倾向于建立严谨的逻辑结构,这可能会影响诗意的灵活性。诗歌之美在于留白和不完全解读性,而人工智能诗歌在逻辑运算时往往显得生硬,难以处理这种“留白”。此外,人工智能在再现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方面也存在局限,这直接影响了其创作视野。

即便有一天,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但就诗歌写作的诗意生成机制而言,诗人们将诗视作一种理解世界的特殊语言,一个通过意象系统解释世界的装置。突破语言习俗和常规观察习惯,才有可能打破俗常的意义生成链条,从自我言说的切口编织人与世界的脉络。人工智能写作的诗意生成机制则不同,它更易于掌控意绪延展的方向,使其围绕在设计好的意义中心周围。与人类创作思维相比,人工智能写作更容易精确控制意义生成的方向,难以超越“中心”,使得人工智能诗文本很难达到“意在言中,神余言外”的境界。

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写作的诗歌存有许多关注,但这也基于一个前提: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是否算作“诗”。如果这一前提不成立,那么“孰优孰劣”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人们对于诗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无论是强调内容与形式,还是关注情感的不同来源,都围绕着“思想”与“美学”展开。诗歌之美维系于形式和内容,最终指向写诗的行为主体,也就是诗人自身。

虚拟主体的抒情属于“为赋新诗强说愁”。在分析人工智能诗歌时,不应忽视读者的角度。读者阅读诗歌的审美源于语词、意境带给他们的感动,也在于对诗人内心世界和个人记忆的好奇。人们读诗的目的在于赏文,也在于观人。人工智能系统缺乏人格主体性,因此无法满足诗歌读者对诗歌的需求。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诗歌无法展现一个具有历时性命运的精神主体,也无法组合生成与这个主体相关的地方性知识。尽管近期的人工智能文本中出现了许多第一人称作品,似乎让人感受到某种虚拟主体的人格,但这种“我”只是对人类高度理性化的程序模仿,难以捕捉真实的社会生活细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是非的辨别。

在整个过程中,人工智能诗歌缺乏情感意识,将生命感性与思想灵性固化为基于数据和概率的技术理性。因此,许多作品缺乏审美共通感,也无法抵达人类非理性想象力、潜意识等需要经历命运磨砺才能顿悟的“真实”。由此可见,目前的人工智能诗文本仍属于“非诗”。

最后,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步突破点之一是为其赋予情感能力,即人工智能创造。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法演绎一个生命主体独特的呼吸节奏,无法拟现主体经验和深层记忆的“历史化”进程。由于缺乏人的“意向性”,人工智能诗歌疏离了基于“生活感悟、精神信仰、历史意识、哲学思辨”等富含人文底蕴的想象特质,因此其计算、推演的“真实”仍然有限。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写作或许会继续拓展边界,但在诗歌领域,人类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创造力仍将是无法替代的核心。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