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但整体仍处于扩张状态。
具体来看,7月份生产指数为50.1%,虽略降0.5个百分点,仍在荣枯线以上,而新订单指数为49.3%,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持续低于荣枯线,尤其内需订单下降至49.4%。
红塔证券宏观研究员杨欣指出,产需均出现下降且需求不足的现象,下半年地产和出口疲软将继续对需求构成压制,但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稳增长政策,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仍可实现。
数据显示,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各项指标呈现“三降两升”态势。生产指数为50.1%,新订单指数为49.3%,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从业人员指数为48.3%,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需求不足加剧,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至47.8%。
杨欣表示,企业对未来谨慎态度增加,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反映出销售压力。需求不足导致企业采购意愿较低,新出口和在手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
考虑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杨欣认为,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大选等可能对贸易政策产生波动,增加未来出口增长不确定性。
在政策层面,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防止“内卷式”竞争,畅通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杨欣认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速度,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加快消费和投资修复速度。暑期消费增加和高温天气带动的能源消耗,推动了消费品制造业PMI和高耗能行业的上升。
熊园表示,政策落地节奏或有积极变化,预计会有增量政策出台,包括专项债发行使用、再降准降息、地方化债、扩大地产收储规模等。他指出,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需三季度经济好转,下半年或出现更多增量政策,主要支撑力量或来自政策推动投资回升和出口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