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险资:趋利避害
发布日期: 2012.05.10
导读: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负债驱动投资、投资带动负债两个轮子运转的发展阶段,提升保险资产管理能力日益重要。为了打好资金运用的基础,监管方在2011年进一步放宽了险资运用渠道。
2011年资本市场行情不佳,“股债双杀”的市道中,险资趋利避害,走出了不同以往的运行轨迹。
监管方放宽投资渠道
5月下旬,保监会前主席吴定富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本着将上海建成保险资金运用试验区的考虑,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在上海地区开展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活动。与此同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孙建勇告诉媒体,险资投资保障房细则会尽快出台,保监会正在制定险资投资保障房的相关规定,而且下一步险资对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的力度会逐步加大。
与之相呼应,中国太平洋保险旗下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40亿元,用于上海地产集团的公租房建设。其中,太平洋保险出资24亿元,其余部分已获阳光产险、光大永明人寿、天平车险等机构的超额认购。
7月中旬,由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平资产·南水北调工程债权投资计划(二期)”获保监会备案通过,投资规模达100亿元。这是迄今为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规模最大的单一基础设施投资金融产品,总融资计划200亿元,投资期限6年至10年,最终委托给了20家保险公司。
事实上,一段时期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方式投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有这样的政策支持,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发起设立了一系列投资项目,极大地拓宽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保险监管部门透露,今后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拓宽投资渠道,提升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但有保险业专家提醒,未来10年,有些公司可能因为投资做得非常好、获得非常大的利润;有些公司有可能投资失败,最终面临破产。因此,保险公司一定要注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控制。
债市出现罕见减持
投资债市历来是险资运用的大头,但2011年险资在债市上的运作,相比以往却出现了极大变化。因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且担心通胀,险企2011年不仅没有急于配置债市产品,相反却大幅减持很多品种的债券,这在今年5月-8月表现得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继7月大举减持262.14亿元企业债之后,险资8月再度减持149.37亿元,这也是险资连续第4个月减持企业债。今年5月-8月,保险资金持有的企业债余额分别为5475亿元、5471亿元、5208亿元和5059亿元。
进入10月又有新变化。保监会数据显示,险资单月增加投资1420亿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10月保险公司的债券托管量较上月增加335亿元,一改下半年以来托管量逐月减少的状况。
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使今年保费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其绝对额仍将保持在较高规模。在可运用资金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债券配置仍将占据较大比例。2011年初至今,险资新增运用资金存在欠配现象,因此,有行业人士认为,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之后,一直到2012年初,可能是险资补配的较佳时机;未来3至6个月,险资增持债券的概率较大,而根据险资对债券的偏好来看,增持品种将可能集中于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国债等利率品种。
股市风险中力保收益
相比而言,险资在股市的操作更有故事。其实这一年A股市场的开局称得上是个不错的牛市,一季度,上证指数一路震荡上行,到4月甚至一度冲破3000点大关。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大盘就踏入了“跌跌不休”的无底深渊,成为整个第二季度的主旋律。虽然临近半年之际出现了一波向上调整的行情,但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7月下旬至今,沪指经历了一轮更大的下跌,到现在已在2200点附近气喘吁吁。
受大盘影响, 2011年险资的运作可概括为:一季度加仓,二季度减仓,三季度继续加仓。从已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一季度末,险资运用收益为515亿元,平均收益率1.07%;二季度末,险资实现投资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到三季度末,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353.8亿元,平均收益率2.7%,年化后投资收益率为3.6%,这也许成为弱市行情中险资的理想目标。
新一站向您推荐
- 旅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二
- 3天低至2.9元,意外住院等多项补贴,20万意外保...
- 1周岁-69周岁;适合于境内旅游、在景区参加高风险运动人士
- 查看详情 ¥2.90 起
- 新一站“逍遥游”境内旅游保险
- 可保本市出行,每天1元
- 1周岁-85周岁;境内出游人士
- 查看详情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