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保险公司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最为常见的当属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发行次级债三个渠道。其中,次级债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最常用的缓解资本金压力的渠道。国外成熟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也是最为常用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追其原因不外乎相较股东注资、上市融资等募集资金的方式,成本也低廉,最为主要的是效率更快,可以及时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家德曾表示,解决险企偿付能力的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有对外的股权融资,也有债务融资。当前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内外部监管审批的流程,客观上不支持险企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增补资本金。相比较而言,发行次级定期债务显得更为便捷、高效。次级债审批所涉及的监管部门少,审批的流程比较短。另外它可以起到快速增补附属资本的作用。
近日的一纸政令似乎改变了国内险企争先发债的局面。10月下旬,保监会发布实施《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了险企发债的门槛。新办法增加了“开业超过3年”的募集条件,对募集规模的上限由不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100%降低到50%,明确了“两年内未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的具体标准。
上半年,人保财险通过发行50亿元次级债,将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从去年年底的115%大幅提升至159%,也是自2007年底以来首度回升至150%以上。
6月,在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逼近监管红线的形势下,中国平安6月向平安产险注资50亿元,至此,平安产险资本金增至170亿元。
7月底,保监会发布公告,同意国寿财险注册资本变更为80亿元人民币,在增资40亿元后,国寿集团和国寿股份分别占比60%和40%。
8月底,中国太保董事会决议﹐今年年底前太平洋产险将从5家股东获得超过56亿元的资本金注入,增资完成后其总股本将变更为95亿股。
9月5日,保监会网站公布了《关于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安邦财险增资至120亿元。
据业内估算,如以财险业15%的平均增速预测,未来10年财险公司的资本金缺口将达4000亿元以上。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末,人保财险的市场份额为37.15%,虽然保持排名第一,但也小幅下滑。“要保持市场份额,公司未来肯定还需要进一步融资,不过今年集团一旦整体上市,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人保财险内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