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基金子公司“迷茫”转型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017-04-081次浏览
小新客服
基金子公司“迷茫”转型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基金子公司正面临生死抉择!

 过去几年,基金子公司凭借着“万能牌照”创造了十几万亿的规模,但随着牌照红利的消失,以前体量占比最大的通道业务面临“去化”,新业务的开拓也遭遇资本、人才等各种瓶颈。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目前基金子公司面临的转型难度堪比“二次创业”,未来分化是大势所趋。随着18个月过渡期逐步临近,留给基金子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规模缩水离职潮起

 作为基金子公司的一名员工,方正(化名)最近有些郁闷:“行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很多业务无法继续开展,同事在担心公司要裁员。”

 这是近期基金子公司行业的一个缩影。

 遭遇了号称“史上最严”子公司监管新规之后,一度狂飙突进的基金子公司开始急刹车。在政策闸门渐次关闭的大背景下,大量基金子公司的核心盈利业务处于停滞状态,资产管理的存续规模也开始缩水。“入冬”后的子公司,在这个春天仍未出现新的发展迹象。

 此前,被外界称为“野蛮生长”的基金子公司,其发展速度堪称资管行业的“奇迹”。华宝证券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约为4600亿元。而2016年9月末,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达11.15万亿元。3年时间,子公司的管理规模增速超过20倍之多。

 然而,看似繁荣的行业背后,风险正逐渐积累。尤其是基金子公司的业务主要以通道类业务为主,该类业务与信托产品的类似之处在于其刚性兑付的特征,但彼时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大都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公司很难应对。

 规模的暴涨引发了业界对子公司产品兑付的担忧。

 来自监管的“重拳”,主要包括了2016年12月开始正式实施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市场人士对此的解读是,新规出台后,从前拥有“万能牌照”的基金子公司不再“万能”,依据净资本管理约束为核心的监管精神,更是让子公司颇为倚重的通道类业务迅速缩水。

 此外,监管层要求基金子公司在今年3月底前进行自查整改,内容主要包括高管架构是否有兼任的情况、是否符合净资本约束条例、对旗下占用资本金较大的业务进行清理以及给出转型后的业务方案等。

 2月份,业界流传的由一行三会共同制定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统一监管、严禁监管套利和层层嵌套等指向,更是让基金子公司的重头业务——通道业务失去了生存空间。

 据了解,去年关于监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就开始缩水,产品备案数量也渐渐下滑。

 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为10.5万亿元,相比当年9月末的11.15万亿元缩水0.65万亿元。

 来自用益信托的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2月,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发行数量为51只,较1月份略有下降,发行规模则由前一个月的117.04亿元下降至2月的89.02亿元。与此前的高峰时期的发行规模相比(如去年4月发行约900亿元),发行规模缩水了约90%。

 业务规模骤减,折射出行业遇冷的现状。记者从多家基金子公司处了解到,当前无论是大型公司抑或中小型公司,均遇到类似情况,有些公司已经在裁员。

 “公司无力承担那么多的人力支出,在无业务可做的情况下,只能在各个部门按比例裁人。”有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按比例裁员,就是无论前台的业务部门,或者是中后台的风控和行政部门,无一例外都要裁员。

 对于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而言,虽然相对其他中小型公司,“日子还算好过”,但处境同样难言乐观。某银行系基金子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其所在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人员离职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业务能力强的“能人”因为新开展的业务不多,认为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已经跳槽去了券商等机构。

 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子公司人士也表示,当前公司的重点工作,除了摸索方向转型主动管理业务,清理存量通道类业务更是重点。北方某基金子公司人士更是坦言,除了开展了少许新业务,其所在公司半年多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清理存量通道业务。

 事实上,基金子公司目前业务停滞的情况,也可以从其业务规模的变化上看出端倪。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以专户管理规模的前4名公司为例,截至2016 年9月末,平安大华汇通的规模为7902亿元,招商财富的规模则是6859亿元,民生加银的规模是6811亿元,建信资本的规模为6290亿元;2016年6月末,这4家公司的规模分别为8579亿元、6573亿元、8218亿元和6627亿元。

 增资压力来袭

 基金子公司新规“尘埃落定”之后,业界一致预期行业内将掀起增资潮。

 遵循新规的规定,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这意味着,新的监管从风险管理着手,最关注的是净资本约束这一重点。

 多位基金子公司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开展业务时,监管并不要求与资本金挂钩。彼时,大部分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大约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对于迅速膨胀的业务规模而言,这一注册资本显然不够用。

 因此,对于基金子公司而言,寻求股东方增资,成为其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砝码之一。

 事实上,在基金子公司监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基金子公司的增资潮已经开始涌动。此前媒体报道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规模排名居于前20位的基金子公司中,已有4家公司进行增资。

 其中,兴业财富去年5月份直接将注册资本由2亿元上调至3.8亿元,成为目前业内注册资本金最高的基金子公司;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也在5月份将注册资本金由原先的3000万元提升到2亿元;融通资本也在7月将注册资本金从5000万元增加至1亿元;上海浦银安盛资管则于8月10日将资本金2000万提高至1亿元人民币。

 记者根据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则显示,目前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的基金子公司已有31家,注册资本金达到2亿元以上的基金子公司有11家。而兴业财富、华夏资本、嘉实资本和中融(北京)资产管理的资本金均在3亿元之上。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很多基金子公司已经在内部确定了增资事宜。有些子公司甚至在前期的增资之后计划还要继续增资。

 北方某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公司虽然尚未对外宣布增资事项,但其实公司的增资一直在推进之中。该人士透露,目前业界的增资多是以千万元或者亿元计,但可以预见的是,很多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如果要保持其业务量,未来的增资计划估计在10亿元级别之上。

 但也有部分基金子公司人士认为,基金子公司增资与否,与股东态度直接相关。沪上某业内人士就向记者透露,以前基金子公司的成立门槛是2000万元注册资本金,目前按照监管的要求,必须达到1亿元以上。此间的资金缺口达到8000万元,若是要想使资本金与业务规模相匹配,预计很多基金子公司的增资计划起码上亿元。

 “但听说也有部分股东开始犹豫,并不看好基金子公司的牌照价值,所以不排除或许有个别子公司未来不增资,甚至会转让股份。”该人士表示。

 因此,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基金子公司正在通过清理存量通道业务的方式,减小其业务规模,为其资本金“减压”。但业内人士认为,就大部分基金子公司而言,增资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旋律”,基金子公司的增资或在今年高潮迭起。

 “二次创业”进行时

 一边是传统业务亟待清理,一边是创新业务开拓遭遇资本金、人才、业务竞争激烈等多重瓶颈,已然沦为“私募牌照”的基金子公司,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不少业内人士称,此次转型堪比“二次创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基金子公司的转型方向主要分为几种类型。股东实力不强、资源禀赋不佳、走市场化道路的公司,目前主要集中于FOF、股权、定增等方面的业务探索;而一些有银行、保险等股东背书的基金子公司仍然寄希望于做大主动管理的类信托及ABS业务等。

 “现在(转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阵营,To C端和To B端的。”深圳某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面向机构,做银行业务的称为To B端业务,这主要是几个实际控制人是“央字头”的基金子公司在做;而面向普通投资者推出产品的则称为To C端业务,它们发行的产品面向全市场高净值客户,市场化程度较高,需要和全市场资管机构进行竞争。

 例如,天弘创新转型方向主要向股权投资方面布局。已经建立了并购部、权益投资部、股权投资部在内的多个股权投资部门,目前投资标的已经覆盖包括电商、大数据、TMT、文娱传媒、大健康(爱基,净值,资讯)在内的多个行业,总投资金额已超十亿元。

 从转型难度上看,资产端业务比较有资源、面向机构服务的公司转型相对容易,而面向高净值客户的公司由于面对全市场资管机构竞争,转型难度相对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监管要求做和资本金匹配的业务,即便是主动管理规模较大、“去通道”冲击不大的公司,也面临较大的增资压力。子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对于项目的甄别和筛选的力度在加强。

 沪上某子公司人士则透露,公司即将上线一个系统,未来所有打算要做的业务都要求录入其中,比较每笔业务的收益以及所占用的资本金比例,“性价比”高的产品将被优先安排。

 “资本金都是要计入ROE考核的,而股东对公司ROE都是有要求的,一般是在10%-15%。”上述深圳基金子公司也告诉记者,现在经手的每笔业务都要计算占用资本金的比重,然后比较项目潜在收益,看是否能够达到股东要求。

 机构业务占比较高的子公司来说,转型的压力主要来自资本金,但也遭遇来自人才、业务盈利模式的“迷茫”。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FOF、新三板业务,但是能否像此前的定增业务一样,以某种方式,比如降低参与门槛的方式解决行业痛点,现在还不清楚。”某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高管告诉记者,现在整个行业其实还是比较迷茫,很多新业务实际上是抱着探索的态度在做。

 某银行系子公司人士也称:“目前子公司都在发力ABS业务,但真正能够有相关人才的子公司并不多,原先的布局大多都是在通道业务上,即使清理后也不能迅速转型。”

 牌照价值分化

 增资压力、监管压力之下,股东实力、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主动管理规模较大、资产端项目能力较强的公司,转型腾挪空间较大,有些公司甚至受益于行业“去产能”过程,相反还有一些公司则逐步衰落,有的公司甚至被收编,沦为母公司专户业务部,个别公司大股东甚至打算转让股权。

 “主要看股东重不重视这个平台。”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拿银行股东来说,本来就需要把很多业务拿出来做,就会很在意子公司这个平台。而对于一些小公司,如果资产端拿项目能力本来就不强,通道业务占比较高,创新业务又没有比较优势,股东放弃也在情理之中。

 业界传闻,沪上某家子公司大股东已经打算转让旗下子公司控股权。不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较为靠后的子公司,最近人员大量流失,从原来的30多人,流失到只有个位数了。类似通道业务占比较大又得不到股东支持的公司,近期利润下滑十分严重。

 事实上,自2013年大发展以来,子公司规模大跃进发展,短短几年间发展至十几万亿的规模,可以说是整个金融行业“虚火”过旺的体现。

 “整个行业原来就是产能过剩。”沪上某子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很多通道业务实际上做的就是监管套利的事情,本来就不创造价值,现在监管趋紧实际上是正本清源。

 该人士认为,子公司回归主动管理,是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的应有之义。原来占比较高的通道业务,非但不创造价值,其实还要承担与通道费不成比例的风险,业务模式十分脆弱,且公司资本金和风险资产又不匹配,整个行业聚集了大量风险。

 与此相反,有个别坚持主动管理业务的公司,去通道压力较小,受冲击程度较轻,甚至有些公司乐见行业收缩。

 某保险系子公司项目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子公司已经变成了私募牌照,但是有股东信用背书的公司还是会强于普通私募。

 “拿我们来说,因为股东的关系,很多银行还是愿意把类信托业务交给我们做,而且主动管理这块,如果公司能够增资,挤压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目前房地产企业又不能发债,只能发展非标准化产品,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但对于大多数基金子公司来说,业务能力和普通私募公司并无二致,从事的FOF、新三板、定增等业务也早已成为市场红海,个别公司被股东放弃也在情理之中。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