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天津滨海新区民营企业展现韧性,成经济蓬勃生力军

2024-01-03316次浏览
小新客服
元旦假期,天津市滨海新区不少民营企业仍在加班加点生产作业

元旦假期,天津市滨海新区不少民营企业仍在加班加点生产作业。新年伊始,记者探访这一国家级新区发现,民营企业展现不俗韧性,企业数量稳中有升,民间创新活力不断涌现,成为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力军。

集聚:平均每平方公里落户近80家民企

跨年夜,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上空,数百架无人机排成“飞龙”“金凤”,舞动夜空。

作为国内无人机编队表演领军企业,元旦期间,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近万架无人机在海内外30多个城市飞行。公司总经理张云说,表演带动了销售,“无人机订单排到一季度末”。

近年来,像一飞智控这样的科技民企在滨海新区异军突起,带动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一组数据展示了民企活力:民企限上商品销售额占全区五成以上,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六成以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七成以上。目前民企数量达到17.9万户,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近80家。

在这里,民企融入京津“双城记”。两个月前,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投产。“黑灯工厂”里,无人智能生产线每9秒下线一台电脑,年产达到300万台。“利用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工厂达到业内零碳制造最高水平。”联想集团政府事务部负责人谢小可说。

2023年,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制造出重量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仅出口巴西一艘便创汇近10亿美元。“2024年还将有多个‘大块头’交付海外。”博迈科项目运营中心经理徐立品说。

创新:平均每两家民企拥有1项专利

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一面高大专利墙格外醒目。展厅里陈列的每一款水下机器人,都是对专利的最好诠释。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近400项专利支撑企业打造出多款闯进欧美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专利是创新的标志。最新数据显示,滨海新区民企有效专利总量达到85445件。“民企对创新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发展促进室主任李加军说,平均每两家企业便拥有1项专利。

“第一”不断萌生于民企的厂房。康希诺生物自主研发首款吸入型新冠疫苗,合源生物上市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CD19  CAR-T细胞治疗新药,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研制出国内首台集成智能配电站……

创新沃土孕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3年9月,滨海新区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576家,入库国科小企业4457家。

民企推动了当地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推出以创新为导向的40多家新型主题园区,以亩产论效益。其中一家数字货运主题园区每平方米产出从2022年的40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76万元。

2023年滨海新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新的一年,滨海新区将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刘朱岩说。

效率:4小时就能开办一家企业

薛佳璐不久前在滨海新区办理企业开办和银行开户手续,全程只用了4小时。“一次办结,少跑腿,在滨海新区投资兴业可不是一般方便。”

最简告知承诺制审批、京津自贸通办、拿地即开工……滨海新区便企措施不断落地。

前不久,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政策再上新,与北京朝阳区共推82项通办事项清单,涵盖商事登记、人社、司法等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或就近办理。

融资难一直是民企的“心病”。对此,一项“企业创新积分制”横空出世。企业以创新能力测算积分,凭“分”融资。天津众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此获得850万元的支持。同样受益的还有100多家中小企业。

辖区内金城银行打造数字银行,以数字手段评估,网上便捷放款。截至去年12月初,累计向包括滨海新区民企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元。

生产要素创新突破,更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受限于土地性质,无人机企业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正犯愁的时候,滨海新区推出天津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满足企业研发、小试、中试全链条的孵化转化需求。“地方大了,成本降了,解决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烦恼。”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国说。

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说,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滨海新区全力以赴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让民营企业在新的一年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