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国家即将迎来第二个缺少俄罗斯天然气的冬季。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欧盟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预计将降至400亿到450亿立方米,明显低于2021年冲突爆发前的1550亿立方米。为避免再次陷入“气荒”困境,欧洲多国早早启动了天然气采购计划,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储存水平须达90%以保障冬季供应。欧盟各地天然气储存设施已被装满99%,为缓解潜在供应冲击提供了缓冲。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指出,欧洲加大天然气进口和储运投入,多元化能源供应,今年面临的能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然而,受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仍可能波动剧烈。尽管天然气价格有所回落,但受巴以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飙升至今年最高。
专家观点认为,全球天然气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涉及液化天然气进口的欧洲能源供应更易受制于海外产能、运输环节及码头终端的影响。此外,巴以冲突升级加剧地缘风险,埃及等国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减少。
面对能源危机,欧盟正在考虑延长天然气价格上限,并呼吁更多关注可再生能源。同时,欧洲国家在加紧开展能源外交,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方。然而,欧洲能源转型进度有限,受多重阻力制约。欧洲绿色能源发展仍未达预期目标。
欧洲燃气协会主席警告称,欧洲天然气危机远未结束,未来数年天然气价格高企和短缺风险持续存在。全球能源供需格局重塑,欧洲与亚洲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争夺。在供应不足和竞争压力下,欧洲仍将面临天然气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