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险的作用
保险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补偿, 因而阐述其作用亦应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但是, 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从经济补偿这一基点引导出来的作用是有区别的。那么, 在我国, 保险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 开展保险活动, 有利于人们战胜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不可能防止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灾害事故, 就会有损失。人们在遭受事故时, 弥补损失的途径无非是三条: 一是动用自己的积累; 二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 三是取得保险赔偿。凡遇灾均立足于自救, 其精神固然可嘉, 但毕竟不现实。因为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往往不是一般的损失, 需要补偿的数额都比较大。而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 大多数公民个人虽有储蓄, 但都不很多; 各个企业虽也提留后备, 但受本身资金的限制, 提留后备也很有限。因此, 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组织, 单靠自己的力量, 一般是难于克服灾后的困难的。
单靠国家财政拨款, 即通过国家后备来弥补灾后损失, 同样是不现实的。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后备十分有限。当灾害事故发生后, 受害的企业不要说是私有或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就是国有企业, 也未必能得到国家后备的实际补偿, 往往只能事后冲账报损。其结果, 企业不是缩小生产规模, 就是暂时中断生产; 不是由盈变亏, 就是减少上缴利税。再说, 这种通过财政拨款来弥补灾后损失的作用, 利少弊多, 容易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 大锅饭” 的局面,对于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均有不利。
唯有保险赔偿, 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灾后补偿。
首先, 参加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最好方式。企业是最为主要的民事主体, 是法人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存在期间,它们要独立承担各种民事责任, 包括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由于意外而产生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 国家财政不可能也不应该包下来。实行保险, 把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经济损失, 用保险费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 这样做, 既能正确反映产品的客观价值, 又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 再者, 保险费并不多, 一般只占生产成本的千分之几, 万分之几。无灾无难则已, 遇上灾害事故就可依约得到一笔可观的补偿。所以说, 保险确实是企业最为理想的风险转嫁方式。过去, 有的保户曾形象地说, “ 参加保险, 虽然破点费, 却买得一个平安年, 划算”。这话是有道理的。
其次, 保险赔偿弥补了国家后备的不足, 使遭受灾害事故的公民和法人得到有效的补偿。任何国家的国家后备都是有限的。
但开展保险活动, 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把社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 对难以预料的损失, 用长期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 即由全体投保人来共同分担个别遭受灾害的投保人的损失, 从而使之迅速恢复生产, 安定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保险在灾年对灾区的经济补偿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例不胜枚举。
(二) 开展保险活动, 有利于平衡财政收支
我国财政收支每年都有一定的计划安排, 并在执行过程中尽可能使其收支平衡。然而, 财政收支能否实现平衡, 与企业的生产状况关系极大。企业经济效益高, 利税完成好, 也就为当年财政收支平衡打下了基础。而这个基础是离不开保险的保障的, 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如此。过去, 我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一般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和安排的, 风险并不很大。实行市场经济后企业经营虽然比过去活了, 但风险也就更大了。有了保险, 通过保险公司办理各项业务, 收取保险费, 组成保险基金, 在发生灾害时, 就由保险公司对企业进行补偿。这样, 既使企业得以迅速恢复生产, 又不影响财政收支计划的稳定性。例如, 1992 年企业多起恶性事故和两次空难发生后, 1998 年夏季我国南北广大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时, 保险公司先后赔付了若干亿元, 极大地减轻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要是没有保险, 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 开展保险活动, 有利于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险从经济上补偿受灾害损失固然是必要的, 但灾害所造成的生命或财产损失, 终究是无法挽回, 因此, 最好是不要发生灾害事故。我国保险工作的开展, 对于社会的防灾防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而社会普遍开展保险业务, 又能起到动员和促进人们爱护社会财富的作用。因为保险人作为经济核算的企业, 从其本身和投保人的利益出发, 自然很关心危险的发生, 因而在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 总千方百计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防止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当危险发生时, 则竭力缩小危险造成的后果。
所以, 保险公司取得的经济效益愈显著, 社会财产遭受损失的数额也愈少。
另外,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业务经营来促进被保险人注意防损或爱护被保险的财产。例如, 损失率高的商品收保险费高, 反之则低; 长期投保, 灾害很少, 就可以按合同规定, 降低保险费率, 等等。此外, 保险公司还可以在保险费的收入中, 按照一定的比例, 拨给地方或单位用以防灾防损, 增强各种防灾力量。
(四) 开展保险活动, 有利于积累建设资金
保险是以交付保险费的方式, 集中社会分散资金的有效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 整个保险过程, 就是不断积累保险基金的过程。我国自1980 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 发展迅速。现在每年保险费收入都是一笔巨大数额。据世界银行预测, 到2000 年,我国保险业务将突破2000 亿元。毫无疑问, 由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而形成的保险基金, 主要是用于解决灾害的经济补偿的。但是, 保险基金在施行赔付之前, 一般都存于国家银行。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 可以经常提供使用。因此, 保险基金实际上成了信贷资金的来源之一。从长远来看, 它还可以直接放款或用作投资, 以支援工农业建设。
此外, 涉外保险业务的开展, 还可以节约保险外汇的支出,从而为国家积累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