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保障,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大的需求。在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财务需要和风险,这种财务需求可以通过保险来安排。保险的功能不仅在于提供生命的保障,也可以转移风险,规划财务需要,也可以成为一种理财的方式。人生中有这几个保单不能少。
第1张:意外险保单(孝顺保单)
谁都知道飞机比火车出事的概率要高一点点,城市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容易焦虑,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演。没有人希望这些惨剧发生,但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它每天发生!风险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生命中错误的一次碰撞总要有人来买单。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买份高额的寿险是不现实的。25岁-30岁,我们的经济能力还有限,我们还在创业或打拼,我们还要为人生积累财富,我们还要为买房、买车做准备,我们没有家庭所累,没必要、也不乐意把所有的钱都放进保险公司的存折里。
意外险是这个阶段必备的第一张保单。意外险提供生命与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给付、残废给付。买一份意外险是对生命的保障,更体现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偿。尽管意外险没有理财功能,在不出险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返还与收益,但与其高达10万元的赔付金额相比,每年几百元的投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任何其他一个险种都不可能像意外险一样,有如此之高的保障功能。
意外险的附加险种也是必要的选择。因意外发生的医疗赔偿,包括门诊、挂号费全都可以获得赔付。小病的住院、手术费用,也可以附加住院与手术补偿来实现。
第2张:大病医疗保单(爱情保单)
30岁,我们已经开始害怕体检。我们拿着不薄的薪水,小心地规划着未来。生活似乎在按照设想中一步步推进,但是内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不安。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吗?但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空气越来越污浊,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好象越来越没有时间去健身,是惰性,还是肩上越来越重的责任,还是两者兼有,没人说得清。一大半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低,这个问题却谁也无法否认。
再看看我们的医疗保障现状吧。我们都有一份社会医疗保险,一年的医疗费用上限4万元。在感冒一次也能支出上千元的今天,这点钱只够应付一场小病。在4万元以上,我们还有大病基金,按比例报销更高的花费。“比例”这个词本来就让人没安全感,更何况它的比例还很低。算下来,得一场10万元的大病,至少有6万元钱医药费需要自付。难怪别人会说,疾病是家庭财政的黑洞,足矣让数年努力攒下的银子一瞬间灰飞烟灭。
长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但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重疾的治愈率也逐年提高,唯一让人揪心的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得了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医疗费用大病医疗保险,这个年月换肝、换肾、心脏搭几根桥等哪个不需要20、30万啊。大病医疗保险,是转移风险、获得保障的方式,也是理财的最佳选择之一。将一部分钱存入大病医疗,出险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赔付,不出险最终也能收回大笔利息。
第3张:养老保险(尊严保单)
30年后谁来养你?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当我们的口袋越来越充实,薪水逐年上升,越来越习惯了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没人想未来的生活水准一落千丈。我们努力地工作、攒钱,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银行也是靠不住的。养育小孩的花费越来越昂贵,很多城市居民都只有一个小孩,当未来出现两个孩子负担4个老人的局面,指望孩子,对孩子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是对自己和儿女的责任感。
在能赚钱的年龄考虑养老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在社会保险里也都有一份养老金,女性交满20年、男性要交满25年,可以在退休后领取。但这种养老金发放金额是当地最低月平均工资,2003年,北京最低月平均工资是465元,这对维持一般的生活而言,尚属杯水车薪。
从30岁开始,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开始考虑买一份养老保险。养老资金首先要保证安全,投资股市或者房产来养老,风险显然难以预测。而养老保险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可以抵御一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养老保险应当尽早购买,买得越早,获得优惠越大。
购买养老保险之前,要算清楚以后每月能拿到多少钱,能拿到多少岁或者多少年。养老金的领取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每月领固定的金额,另一种是逐年递增,应视不同情况与经济承受力而选择。以前者为例,从30起岁交付养老金,每年6500元左右,交满20年,55岁起可以持续领满20年,每月领1000元,拿20年。总共交13万,领24万元,收益非常明显;以后者为例,从30岁(女性)起规划养老,每年存4220元,存20年,55岁起可以持续领至100周岁,且保证领取的额度一年比一年高。总共存入84400元,领至100岁时保底领取18万,保守领取41万,有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