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黑龙江开展贫困村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 共同致富效果显著

2015-08-270次浏览
小新客服
互助资金由国家财政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与农户的自有资金放在一起,组成“发展生产互助资金”,由农民自己管,自己用,实行有借有还按约定付占用费的模式,在互助协会内滚动使用,最终达到生产互助的目的。黑龙江省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效果很好,后续将重点解决合作社成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3月18日,暖春的阳光洒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建边村的家家户户。这一天全村16个小组的组长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村委会领取互助资金。“马上春耕了,现在有政策支持,这互助资金到手明天就准备去置备柴油了。”37岁的王全加入村里互助资金协会已经6年的时间,今年他借贷了3.6万元用于农业生产。“村里的"互助资金"真是咱农民自己的"土银行",为咱农民发展生产带来太大方便了。”数钱的王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在全国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绥滨县是试点县之一。互助资金由国家财政投入一定的扶贫资金,与农户的自有资金放在一起,组成“发展生产互助资金”,由农民自己管,自己用,实行有借有还按约定付占用费的模式,在互助协会内滚动使用,最终达到生产互助的目的。用农民的话说,互助资金协会就是农民自己的“土银行”。农民想发展生产缺钱时,可以到协会借钱并付一定的占用费,到期归还本息;不用钱的农户年终可获得占用费的收入。

连续6年受益的的王全说,“以前真是嘎嘎穷,现在都快买轿车了,这3万多真解渴!”王全也借着这3.6万元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今年在社里认购了三股,年终便会得到三股的分红。而借贷的3.6万元年末需要还款时也仅需还上按村协会约定的不到2000元的占用费,这大大的减轻了王全的压力,让他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互助资金的工作开始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绥滨县扶贫办的李华林主任介绍:“当时农民主要是三怕,一是怕赔本。农民入股,怕收不回成本。二是怕被骗,有的农民认为国家不但拿钱配股,还有利息分红,怕不是真事。三是怕少数人说了算,农民怕自己的钱被人支配着自己用不上。”

困难不少,方法也很多。绥滨县进行了一系列的入户调查、组织开会、办骨干培训班等方式来宣传新政策。村级互助金协会采取“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最终让农民克服了心理压力,参与到资金互助的项目中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对于互助资金的利用,绥滨县的向日村则走出了一条用互助金支持合作化发展的新道路。向日村在2008年开始接受扶贫办的帮扶项目,以互助资金为依托开始实施土地合作经营的尝试。2015年向日村申请了互助资金200万元用于生产发展。村民的土地合作社入社率连续五年达到100%。合作经营的方式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村民王国良2008年时家里只有两垧地,一家四口全年收入仅四五千元。在2009年初王国良利用4000元的互助资金购入3头乳牛,并加入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努力,3头牛变成了30多头,加上自己和妻子每年打工所得,一年的收入达到十二三万。

“平时兜里空,用钱就发蒙,有了互助金,脱贫不是梦。”如今利用互助资金脱贫致富的向日村其乐融融。据了解,每年年三十村里人都一定要聚在一起看烟花吃饺子。村里每年到了年节,米面油、猪肉等生活福利也是让村里人津津乐道。老百姓说,互助资金的产生解决了乡里乡亲的“人情帐”问题,让村民的劲头更足了,真正的使村民富了起来,村庄美了起来。

今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开展贫困村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将重点支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着力解决合作社成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互助资金作为解决贫困户"贷款难"的重大举措,作为一种长效扶贫机制和精准扶贫的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县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为"造血式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绥滨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介绍,2015年绥滨县在40个村继续开展互助资金项目,互助资金运行总量近5000万,年末可为农民节省银行利息至少300万。

互惠基金,造福人民。来自黑龙江省的消息,在过去一年中,黑龙江省开展扶贫和互助基金试点。根据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互助合作、安全保障、持续使用、滚动发展思路,投资资金30000000元,在绥滨等3个县、60个村开展扶贫互助基金贷款试点,共有资金达到1.44亿元,有效缓解了1.44万个贫困户的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