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银保新规”因素影响 银保新规启动致4月数据下滑

2015-07-113次浏览
小新客服
银保新规实施以来对不同类型的寿险公司影响程度有很大区别。银保新规对有银行股东背景的银邮系保险公司较为有利。传统大型保险公司和以价值为导向的外资公司受银保新规的影响比较有限。高度依赖于银保渠道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不论是从银保保费规模,还是银行网点资源等方面,受银保新规的影响较大,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以获取和维持市场份额...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独家获悉,一季度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增长112%。与此同时,通过高收益理财型保险迅速做高规模的模式已逐渐成为各大公司银保渠道的主要经营策略。

  进入4月之后,由于受到“银保新规”等因素影响,多数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下行趋势明显。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分析称:“4月银保保费出现下滑,政策只是原因之一。根本原因还在于在售产品结构不合理,同时期缴产品竞争力又不足。”

  背靠大树好乘凉,一季度银行系保险公司交出的成绩单是集体“飘红”。截至一季度末,7家银行系保险公司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平均增幅达到171%,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7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中,有主打分红险的,也有主打费改后产品的,产品结构和特点各异。其中,交银康联实现高增长,和之前一直强调的“价值为重”有所分歧,开门红阶段交银康联亦主打规模型费改固定收益产品,其规模型短期产品占比达到74%。中荷人寿一季度期缴占比则出现大幅下降。

  4月份,银行系保险公司亦无法在银保渠道整体下滑的大势中独善其身,其中农银人寿新单规模保费平台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数据显示,规模保费按照下滑比例由多至少排列依次是中荷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实现正增长的只有光大永明、招商信诺和交银康联。

  一季度银保主打趸交产品为主,产品普遍特点是期限短和收益固定化,短期高收益开门红产品已成大势。在目前已售或在售的此类保险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至7%之间不等,产品期限则自3个月至2年不等。

  据上述内部人士介绍:“过去几年银保主打产品多以分红险为主,由于分红险的定价利率限制,分红险的固定收益最高只能达到2.5%,且分红比率是不确定的。而2014年的产品多以3.5%定价利率及以上的费改传统险为主,其一年末年化收益可以固定在3.5%左右。”

  虽然险企想改变现状,亦纷纷制定了“一季度规模、二季度价值”的策略,但实际转向期缴和价值则困难重重。截至一季度末,银保期缴整体市场仍有小幅萎缩。一名中型险企人士分析,期缴产品本身的特点和银保渠道实际上是有冲突的,即银保渠道本身就难推期缴产品。目前外资及中小型公司期缴占比显著高于中大型公司。另外他还提到:“从期交主销产品来看,快返型产品仍是各大公司绝对主力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走访一些银保渠道客户发现,客户关心的问题一般都集中于保本与否、收益多高和缴费时间多长三个方面,显然期缴产品在这三个方面都竞争力薄弱。上述银行系保险公司人士还表示:“真正的保障型产品其实很难在银保渠道形成规模。”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银保渠道拼手续费的现象仍非常明显。华夏人寿、前海人寿等仍增势明显,成为4月份中出现环比正增长并不多的几家之一。据上述银行系保险公司人士透露:“这主要归因于手续费优势。”而另据了解,华夏人寿和前海人寿在二季度仍将坚守“规模”。银保双方合作模式有待深化,合作范围有待拓宽。目前银保双方的合作主要停留在销售层面,银行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合作模式比较不稳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营销模式也主要停留在单一柜台模式,有待转型为多元化营销模式,以充分挖掘代理保险业务的市场潜力。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