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确不成功,其根源与其说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不如说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首先,政府未能有效推动医疗保障的普遍覆盖,从而导致医疗费用负担的极大不公平;其次,医疗保障组织者未能有效行使第三方购买者的职能,代表病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实施有效的监控,导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第三,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监管者之一,政府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系没有理顺。因此,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甚至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探寻将国家介入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的新路。
一、导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到了十字路口
近来,中国的医疗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受到广泛批评的是所谓“看病贵”和“看病难”。所谓“看病贵”,意味着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而“看病难”则意味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没有多大争议,但是对于问题的成因却人言人殊。
究竟我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多超常呢?图1显示,综合医院人均每次门诊和住院费用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城乡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虽然住院费用的日渐高昂是各方诟病的重点之一,但自1997年开始,门诊费用的增长速度还要高于住院费用的增长。这一态势无疑对初级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产生了负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