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有上万名儿童死于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动物咬伤及煤气泄漏等意外事故,其中近一半发生在假期中。而在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比平时要高出两成,主要集中于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身为家长,你或许也在为“潜伏”四周的风险担忧,到底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为孩子竖起“保险屏障”,远离伤害呢?
对此,有保险专家建议,在重视风险排查的同时,家长可及早规划保障方案,双管齐下力求过个平安假期。
警惕意外风险
意外风险是假期里最需要予以重视的风险。比如双职工家庭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可能因为好奇心去触碰煤气开关、因为口渴去使用热水瓶、或是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趴上窗台看看外面的风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又比如乘坐自驾车出行,不少孩子都喜欢坐在前排,忽视系安全带的重要性,或是倒趴在座椅上,这些可都要紧急“叫停”!还有家长抱着孩子坐车,等于变相地把孩子当成“安全气囊”,又或者在车里喂孩子吃饭,一不小心孩子就会被食物噎住、呛住。此外,家长还要特别注意别让孩子把手、头伸到车外。
带孩子“亲水”游玩时,家长应带年幼的孩子远离人多的区域,避免滑倒后被踩踏,同时避开一些刺激性较强的活动项目。而在河流、湖泊中戏水危险极大,不仅水深难测、水草丛生,而且一热一冷间非常容易抽筋,即便是水性再好的家长,也不该带孩子一同冒险。
意外保险守护孩子
在加强安全意识的同时,家长们可以考虑为孩子投保意外保险,这样在风险来临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非常多样,通常保障期限为1年。
另外,夏季高温,各类细菌、病毒也容易侵害孩子健康。稍不留意,就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感染等等。
对此,家长们首先应把控食品关。夏天气温较高,食物容易变质,孩子常发的腹泻就是吃出来的。所以建议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食物时量少而精,最好一次吃完,避免从冰箱里反复取出加热。
其次,空调在使用时也应适度。空调虽能降低室内气温,但同时也会造成空气不流通,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空调温度太低容易感冒,孩子经常“憋”在空调房里不出汗,对健康无益。
全面医疗保险守护健康
一旦孩子生病,家长们可别忘了通过医疗保险降低经济负担。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对未成年人的医疗保障系统已经较为完善,孩子们一旦就医治疗,当地医保就能派上用场。
比如上海地区,参加居民医保的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可持《社会保障卡》(学籍卡)或者《医保卡》和《就医记录册》到就近医保定点医院就医。住院可到划区定点的医院持《少儿住院基金医疗证》、住院结算凭证就医。如果孩子在外省市医院发生了急诊和急诊住院医疗费用,那么这笔现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同样可由医保报销。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不在居民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内。
如果家长已为孩子投保医疗类的保险,比如少儿重疾险、住院津贴保险、手术津贴保险等,也能发挥相应作用。据了解,少儿重疾险的保障范围与成人重疾险不同,主要针对儿童常见重疾赔付医疗费用,如少儿白血病、良性脑肿瘤、肾功能衰竭等,由于这些疾病所需的治疗成本不菲,建议家长们提早规避。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上海地区的常住户口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公益互助性质的上海少儿住院基金,这一基金对住院治疗、重大疾病的保障力度大,性价比高。
TIPS:少儿投保三项注意
一、投保额度不应过高
中国保监会规定,在被保险人未成年之前,各保险合约死亡保险金额总和、出险后实际获得的赔付总和不得超过10万元。也就是说,为孩子买保险,并非买得越多、拿到越多。
二、年龄计算有讲究
由于不少儿童保险的保费计算与年龄挂钩,因此家长在填写时还应仔细算清。
我们知道,保单年龄都应按“周岁”统计,所谓的“周岁”,应该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比如,2009年10月1日出生的婴儿,按照法律规定的算法,要到2010年10月2日才满1周岁。
三、为子女买保险不等于无风险
人身保险可以做的只是一种经济补偿,并没有办法降低风险概率。要真正关爱子女,家长有责任警示风险,并采取必要方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只有这样,在孩子们享受精彩、难忘假期的同时,家长才能过得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