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叶祝颐(武汉 教师)
记者1月31日从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11年贵阳市针对各种违规骗保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在贵阳市人社局和卫生局联手开展的“四类医疗机构”专项检查中,137家医疗机构被责令整改,占被检查医院总数的71%。(2月1日《贵阳晚报》)
医保卡沦为购物卡,早已见怪不怪。按规定,医保卡只能用来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而医保药店却大大方方地把日常生活用品摆上医药柜台。应该说,医保卡变成购物卡,有参保人对医保卡职能认识不清、只顾眼前小利益的因素。但是,医保定点药店将医保卡当成了“摇钱树”,医保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
从职责的角度说,医保管理部门应该认真监督医保资金使用,但是由于医保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医保管理部门(一般是人社部门)并不是医院与药店的上级,彼此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医保管理部门与医院、药店之间只是委托合同关系,医保资金如何使用,由医院与药店说了算。医保管理部门受定点医保医院、医保药店点多面广、人手缺乏及自身管理权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对医保资金使用监管处于一种松散状态。
而且现行的医保监管主要是对参保人员的医疗、药品费用进行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检查,主要是在医院就诊结束以后,对患者的病史与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违规医院可以凭借专业医疗卫生知识,也完全拥有足够的时间从中做手脚。这样的监管制度难免存在滞后性。至于药店让参保人用医保卡购物,更是缺乏有效监管。即使药店留有购物小票备查,药店也可以偷梁换柱,把生活用品替换成医保药品。而医保监管部门对此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
因此,面对医疗机构违规骗保的怪现象,医保监管部门不仅要责令其整改,追回医保资金,而且要对医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医务人员从严自律,坚决取消违规医疗机构的医保资格。更关键的是,要完善医保监管机制,把医保监管关口前移,堵住监管漏洞,让医保事业回归良性轨道。如果不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日常监管,医保资金成“唐僧肉”的问题只会水里按葫芦,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