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保险购买如何组合安排

2012-05-270次浏览
小新客服
保险功能很大在于就是家庭成员在出现疾病或意外后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出现大幅的下滑,但是如何很好的组合投保也是有讲究的。

【案例】那天早上,35岁的沈怡(化名)刚要去上班,突然感觉头痛晕眩。沈怡是医生,赶紧叫家人给她量血压。高压竟达200多。此后不到30分钟,人就昏迷了,再也没有醒来,3天后就离世了。医生诊断为脑血管破裂。
沈怡是医生,一向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注意也很了解,谁也不会想到,平时健康得连发烧感冒都少有的她,会这么突然就走了。
所幸沈怡很有保险意识,早在1998年就给一家三口在中国人寿买了保险,保额10万元。家人正在理赔中,沈怡的丈夫现在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当时那位业务员,因为当初只是想为刚出生的孩子买,后来听从了那位业务员的建议,一家三口都买了,这才有了现在的10万理赔金。但重要的是,10万元的保险金对沈医生一家来说,其实是很有限的一份保障。
沈怡曾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每月5000元收入,她丈夫每月2000元,女儿才7岁。沈怡一走,一切生活压力都落到丈夫身上,而他每月2000元的收入,今后只能用来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当初给女儿买的教育年金,可以享受到保费豁免,但是保额并不多,总共才3万元,未来孩子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教育费,3万元是远远不够的。家里还有二老。他们未来生活的窘迫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怪当初业务员只给沈怡做了10万元的保额太少,那时感觉10万元还是很大一笔钱,而且谁也没想到会出事。当然,如果当初能买个高额寿险,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保障不足的案例。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那么,到底应该购买多少保险,才能让一个家庭安然无恙、获得足够的保障?这也是困扰很多投保人的一个现实问题。
保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保险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家庭成员在出现疾病或意外后,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出现大幅的下滑。出险后,可以通过出险后所得保险金能否保证家庭原有生活质量来判断你的保障是否足够。但并不是说家庭购买了足量的保险就能确保无忧。如果考虑不周,会出现“量足险缺”或“险足量欠”的情况。“量足险缺”即保额充足但险种的设置不合理;或是过多地将保障集中在某一个成员的身上。“险足量欠”则是家庭整体保障全面,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等险种面面俱到,但是保额相对不足,无法有力抵御家庭风险损失。这些做法都会使保险失去应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家庭资金的浪费。
在人生、家庭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保障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可分为单身、结婚、育儿、养老这四大阶段。
单身阶段家庭压力小,身体健康,发生疾病的概率相对较小,同时喜欢户外运动、旅游,因此意外伤害风险较大,保险的需求应以自身保障为主。万一发生意外,可以得到一笔医疗费用;万一身故,也可为父母提供抚恤金用于晚年的生活费。
进入结婚阶段后家庭负担变重,一般来说保障额应达到家庭年收入的5~8倍,保费控制在收入的15%以内。
到了育儿阶段,是家庭负担最重的时期。这个时期,夫妇俩基本都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同时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都需要偿还。这时期购买保险,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然后才是孩子的保障,同时保障额应该有所提高。
这时期的保险最好是选择定期寿险产品,它是帮助客户在一定期限内规避风险的寿险产品,意外和疾病造成的身故都可以获得给付,是体现寿险意义和功用最好的产品。定期寿险大多保费低廉,保障可以设计得非常高。
在养老阶段家庭的负担逐渐减轻,但距离退休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做好养老规划是必须的。如果需要购买保险,应当以理财型产品为主。
目前市场上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些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保单升级的产品组合。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康人寿推出的“爱家之约-2005升级版”。这类产品组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风险与需求进行购买,而且组合非常灵活,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