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为什么要进行养老规划?农村的养老模式有哪些?

2015-10-253次浏览
小新客服
问: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 答:家庭养老、社区养老、自我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br />问:现在什么养老模式最好呢? 答:你好!最好的方式是:社保+商业保险+其他渠道的储蓄。<br />

为什么要进行养老规划?

新一站保险网

养老规划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没有了劳动能力,没有了收入。这就需要我们精心地安排工作期间赚取的收入和消费,安排足够的钱用于储蓄和投资,为我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因此,正式的财务计划和养老规划,能够保证我们年老后有一个体面的退休生活,避免陷于老年贫困。

老年贫困现象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发达国家也存在。

消费支出中食物占的比重,即所谓的恩格尔系数。一般来讲,越富有,消费支出中食物占的比重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越贫困,消费支出中食物所占比重越高,恩格尔系数越高。国际粮农组织把食物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大于60%,即恩格尔系数超过60%的人口界定为贫困人口。根据这一标准,2004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有27.8%处于贫困状态,农村则高达4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老年贫困现象,或许可以解释为这些陷入贫困的老年人,在他们年轻时、工作时,收入不高,储蓄不多。但老年贫困现象在韩国这些新兴经济体中也存在。据报道,2009年,“韩国老年人家庭的贫困率高达35.1%,这表明韩国有1/3的老年人家庭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水平”。韩国政府“2009年7月发布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韩国人当中,只有27%的老人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做好了充分物质准备”。因为生活所迫,越来越多的韩国老人开始递简历找工作,但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机会极为有限。

即使美国这一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中,老年贫困也并非个别现象。“据美国社会保障局介绍,目前美国有11%的老年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全国的老年贫困人口将高达50%。”

这些现象表明,老年贫困似乎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导致老年贫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有良好的终身财务计划、有良好的养老规划,老年贫困现象可以大大降低。老年贫困现象在全球的普遍存在,表明了养老规划的必要性。天弘基金特约撰稿人 鲁桂华

农村的养老模式有哪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上四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

1、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2、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3、社会保险模式
  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即为“农村社会保险”开了先河。在方案中,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4、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5、消费养老模式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应该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关心购物后所带来的利益。企业会拥有大量来自消费者的返利而成为资本市场的强者,并且会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资金,从而解决许多与养老有关的难题。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