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一词几乎是近期各级政府报告中使用的高频词,也是寻常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今年,国家也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加强国民幸福感的提升。市场人士表示,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启示,商业保险只有更充分地发挥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才能体现其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在保障、医疗和养老补充方面,商业保险将会成为重要的“幸福提升器”。
养老金代替率差异大
理财专家表示,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
以国际经验为例,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目前已下降至5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
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的公务人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养老金高替代率人群,个人养老金替代率大于80%;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下降至50%以下,属于低替代率人群,而且目前收入越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据专家估算,目前的收入水平超过平均工资的三倍者,未来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可能会低于30%。
因此,专家表示,依靠“广覆盖、低保障”的社会养老保险,将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目标。而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有金额确定、收益稳健等特点,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帮助参保人员提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使其颐养天年,为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不断“添砖加瓦”。
不同人群保障规划
在国际发达市场,通常商业保险保障额度需为年收入的10倍,才能真正对未来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而友邦保险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客户的保障额度都在3倍年收入以内,对于上述情况,保险理财专家表示,不同的人群获取未来养老生活“幸福感”的规划也不尽相同。
对于高替代率人群,需要的是抵御意外及重大疾病风险。一般而言,高替代率人群主要指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职员工,这部分人群社会养老保障金较为充足,相对而言他们更关注自身健康,以保证自己能有健康的身体安享晚年生活。据卫生部2008年6月公布的数据表明,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机会高达72.18%,其中心肌梗塞、恶性肿瘤、脑中风的发病率居前列且逐年上升,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如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一般在10万至30万元。加上现今涨幅不断的CPI,应考虑选择购买重大疾病保险、高额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而低替代率人群,则应意外重疾保障与提升养老替代率“两手抓”,这类人群主要指企业职工,包括白领、金领等,他们的家庭收入主要以工资为主,少有其他稳定来源,而且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不足。此外,目前的收入越高,未来养老金替代率越低,越难维持退休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这部分人群同样需要关注意外和重大疾病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深圳将试行变额年金
目前,中国保监会正在加紧制定变额年金管理办法,尽快推行变额年金试点工作。深圳已被确定为首批五个试点地区之一。
所谓“变额年金”,从产品形态上讲,可以理解为有最低收益保证的投连险。与目前不允许保本的投连险相比,变额年金提供最低保证利益,投资风险的一部分改由保险公司承担。除了享受各种保障利益,在满期时,可将满期金转换成终身领取的年金。简单地说,变额年金就是“投资连结保险+最低保证+年金化支付”。
保监局人士表示,开展变额年金的试点,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丰富寿险产品结构,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多层次产品结构,鼓励各类产品均衡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养老年金类产品发展,是发挥寿险长期储蓄功能的战略性举措。同时,变额年金兼顾养老、投资、最低保证三方面功能,管理模式透明度高,有利于满足保险消费者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