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培育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题,将目光对准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医疗在给无数患者求医问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使传统的医疗模式产生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使得原本分散度很高的医疗行为的集中度陡然上升。”江世亮委员首先抛出了他的发问:“以拥有全国一流医疗资源知名的上海在这轮互联网医疗变革大潮中会处于什么位置?上海有关部门或已有这方面的谋划,但从可以看到的公开信息而言,至少眼下上海还没有形成若干有高知名度的网上医疗平台,在上海‘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中,似乎也没有看到对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布局的表述。”
江委员的担心也是很多委员共同的担心:在上一轮电商发展中已处下风的上海会不会再度在这轮互联网医疗的大潮中表现平平?
崔昳皊、张怀琼委员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先试点做到让病人首先在就近的医疗机构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包括生化检查、生理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传输到上海任何医院或医生的诊疗终端,提高病人的便利性和医疗资源的高效性,从而为形成更大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做准备。
刘幸偕、刘宜善则从简化求诊环节方便患者的角度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便利,首先从实现病人异地挂号、预约、就诊安排等做起,减少无序地去拥挤排队等候,及时发送就诊信息安排就诊,提高看病便利性。
侯海良委员提出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医院。他认为发展可视化远程医疗模式,对慢病调理、院后辅助治疗、小病咨询问诊等具有普遍实用性,可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做到患者可在家里、药店和社区医院看病,特别是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等的配药需求,可以通过医保网络支付和药房派送。
吴范宏、廖瑛、王向群3位委员提出,互联网医疗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互联网医疗产业本身,而且还可以带动检测检验、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带动高端人才的集聚。因此,要营造适宜互联网医疗和产业发展的环境,在政策导向等方面要能够吸引和激励全国各路互联网医疗高手来沪创业发展。
委员们认为,打造互联网医疗的高地,上海应该当仁不让。在扑面而来的互联网医疗的滚滚大潮中,上海要不甘人后、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思路,锐意改革进取,整合信息技术、医务专家、医疗设备和产业资本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主动迎接时代挑战,将互联网医疗行业培育成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时期,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从单一维度的经济建设,转型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全球坐标体系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机,构建上海 核心竞争新优势;树立未来世界城市新标杆,汇聚世界发展关键资源,将上海升级打造成世界一线城市,需要一个新的具体的战略目标来统筹引领。在这点上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更需要的就是创新和抓住机遇,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