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谈不断创新基本医保制度

2012-02-173次浏览
小新客服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从提高水平、负担高额医疗费用、适应发展需要等方面谈医保。

时至今日,中国在推进医保覆盖面上取得的成绩,已令国际社会瞩目。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

问:如何使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降低,反而有所提高?参保群众都得到了哪些实惠?

孙志刚:改革两年多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增幅很大,从2009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2011年再次提高到200元。老百姓从医保中得到的实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把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由2008年的48%、54%提高到今年的70%左右。二是提高最高支付限额。2010年90%以上的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2011年达到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三是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既保了大病又兼顾了小病。截至2011年9月底,超过90%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四是大幅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保障水平。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90%,2万多名“两病”患儿受益,补偿资金达到3.26亿元。

问:社会上还有一些经济困难家庭,难以负担起高额的医疗费用,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孙志刚:医疗救助在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中是最后一道“安全线”。这两年医疗救助资金大幅增加,2011年已筹集资金178.5亿元,比2008年增长88.1%;中央财政投入130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多。救助对象不断扩大,从低保家庭、五保户逐步覆盖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救助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每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医疗补助水平为185元和1751元,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29%和43%。

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医保制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孙志刚:为了让群众看病报销更方便、更便捷,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创新。推广就医“一卡通”,实现统筹区域内医药费用即时结算。已有18个省份开展省内异地就医即时联网结算,一些地方探索跨省“点对点”联网或委托结算,减少了群众“跑腿”、垫资。推进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实行按病种、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等。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