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无论南方北方,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催生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雪场、冰场、装备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连冰雪运动教练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冰雪运动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目前我国拥有1.1万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2023年更新增了1959家相关企业。
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消费陷阱和误区,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不良体验,甚至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野生教练”不靠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冰雪运动对参与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也容易导致意外伤害,因此,初次接触这项运动的人通常会选择花钱请教练进行学习。然而近两年,随着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冰雪运动教练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教练们的资质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是刚入门的初学者。
冰雪运动俱乐部负责人贺晗坦言,目前冰雪运动教练市场存在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一些人学滑雪仅一年就自称教练。这主要是由于冰雪运动兴起较晚,缺乏统一规范的教练认证体系。贺晗介绍,目前市面上有两种教练证书:一种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另一种是CASI认证,但持证上岗的教练并不多。他建议选择教练时要注意教练的滑雪经验和教龄,这样的教练才算是比较有经验的。
此外,冰雪场地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一些参与者不顾他人安全在场地肆意穿行,初学者过早进入高难度雪道滑行,增加了安全隐患。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发布提示,建议参与者根据自身技能水平选择合适难度的雪道,控制滑行速度,遵守安全规则等,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冰雪场地的消费方面,虽然门票价格和教练费用都明码标价,但却存在一些隐藏的消费陷阱。有些场地按小时收费,计算规则不尽相同;另外,一些场地的门票价格虽然公开,但内部的游乐项目则需要额外付费,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和不满。
冰雪运动的兴起离不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者仍需谨慎选择场地和教练,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随着冰雪场地和设施的增加,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只有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公道的价格,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