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7.1%。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主体数量已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在外贸总体中的占比也由5年前的不到1%上升至目前的约5%,贸易伙伴几乎遍布全球。
作为外贸新业态中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和重要抓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跨境电商以高成长的确定性积极面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消费品占比进一步提升、业态发展头部效应明显”等新特征。具体而言,跨境电商货物中九成以上为消费品,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美妆洗护用品、医药保健、母婴产品、生鲜食品,而出口商品种类更加多元,涵盖服装鞋包、家居家纺、电子数码、智能家居等“中国制造”的优势产品。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从市场角度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在线购物,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轻松购买全球商品。同时,全球经济疲软使海外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在线购物获取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商品;从政策层面看,国家近年来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综试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部门针对性打造了“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个性化监管模式,累计推出200多项创新举措,构建了适应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的政策框架。根据世贸组织的研究报告,到2026年,全球B2C跨境电商预计将保持27%的增长速度。
跨境电商的外溢效应不断显现。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它们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能够迅速响应海外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跨境电商不仅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也为外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经历高压力测试,初步形成了可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发展生态体系,不仅赋能“中国制造”,也推动了外贸高质量发展。
然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和难题。例如,在传统以“量”“价”取胜的经营模式下,跨境电商产品的品牌意识仍有待加强;同时,跨境物流成本高、运力保障不稳定、配送时效较慢等问题仍然突出。此外,跨境支付结算兼容性差、货款回流周期长、资金占用较多等问题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可能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与规则变化带来的双重挑战。尽管跨境电商商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但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跨境电商的政策规则尚未定型,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政策法规不确定、不统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外贸经营主体能够迅速应对、及时调整,不断加强合规意识;同时,政府及相关机构在进行贸易协定谈判时,也应将跨境电商相关议题纳入议事日程,切实维护广大跨境电商从业者的权益。